现在,是凌晨两点半,十一点就上床了,但我毫无睡意。脑子在黑暗里肆虐地想,我也看不清在想什么,大片大片的空白,零碎、杂乱而模糊。试图集中注意力体会去内心感受时,我能明显触摸到一种气愤的情绪。
作为一名理想主义者,现在的我职场失意,女友分手,做着一份自己连自己都嫌弃的工作,家人对我很失望,我自己也是。每当这样,那股愤怒就越发让我痛苦,越痛就越挣扎,越挣扎就越无助、虚脱、失落和惆怅。像是活在了一个窒息的密闭空间里。
不行,我不想任由思绪肆意妄为,我怕自己会被吞噬殆尽。
于是打开手机,搜索了INFJ职业规划,意外在某乎看到了驭爷。还看到有人给他写家书,我在想,也许他能给我一些建议。就算没有回信,也可以当做是自己的一次梳理吧,反正不能让脑袋胡思乱想。而且,应该也有很多同龄人跟我一样吧,满腔热血地走出校门,一次次被现实打回原点,最后开始质疑自己,陷入迷茫的怪圈。
现实真的太残酷,我认为自己有责任把用健康、爱情、家人期望和青春为代价,换来的真实经历写出来。希望已步入社会的人们,和马上毕业的同学们,能在职场中少走弯路,至少不用再像我这么傻,白白荒废了几年青春,却又一切要重头开始。
01
我叫Edison,2015年毕业于某二线城市三流全日制本科毕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我在郊区的小镇上长大,家庭并没有多富裕,但是也算温饱无忧吧,我在外公外婆家长大,一直到11岁才回家,从小到大,都被保护的很好,吃饱穿暖,成长过程没有遭遇太多波折,波澜不惊,习惯了在温室里生活。但是家庭并没有那么和睦。
高中毕业,人还是很幼稚,没有什么主见,就听从家人意见留在当地上大学,计算机专业是看名字瞎选的,完全不知道以后学习的内容以及以后就业的方向。步入大学后,也做了一些尝试,做兼职,班级活动等等都去探索,我在日常的大学学习中,发现自己对计算机专业的写代码感到厌倦。我也曾尝试计算机领域的不同方向,比如前端,设计,发现也都不合适,逃了很多课。经常去图书馆看书,但没有目的性,比如《定位》、《长尾理论》、《浪潮之巅》,还有心理学的一些书籍,很杂。基本都是浅尝辄止,现在回头看大学期间,好像从来没有深入的做过并把一件事情做出一定成果,大都浅尝辄止。
直到一本书的出现打破了现状。
这是一本母校编写的,毕业后,工作找的比较好,考研成功,出国成功的学长们写的经验分享合集。我在其中读到了我们学院的一些学长的分享,发现竟然还有能进入BAT的,我加了他们的QQ,和他们取得了联系。我跟一个在腾讯做技术开发的学长深入聊过后,第一次听说了产品经理岗位。此后我查了很多这个岗位的介绍,恰巧这时候网络上已经有了产品经理的入门教学视频,让我对了这个岗位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后来,我笃定的觉得这个职位适合我,很有价值,很厉害,收入也不错,而且跟我的专业又相关,也不用去敲代码。
当时,可能把这件事做成带来的好处看的太好,低估了做成这件事情的难度。
我在大三时还参加了腾讯的实习产品招聘,虽然没有拿到offer,但是刷了不少南大东南的学生,给了我一定激励。大三的暑假我还去一家很小的创业团队做实习产品助理,然后拿了2000元的工资买了一套收费的产品经理课程。
时间逐步推移到大四上学期,毕业季到来,找工作正式开始,我和大家详细回顾一下每一份工作。其实找产品经理的工作并不容易,我一般参加各种校园招聘,尽量的往这个岗位上靠拢,但是二线城市的就业岗位并不是很多。所以也只是多试试。
02
第一份工作
公司概况:大四上学期左右,在当地销售VV手机。总共就干了3天,主要是尝试一下,毕竟上学期间去酥柠电器做手机促销员,也算有相关经验。恰巧还算顺利初试过,复试环境则被安排到门店去实战。
具体工作内容就像是业务员角色,对当地某一个区域的VV手机的销量负责,需要去协调各方资源,如机器,促销员等。当时,公司安排了大我2岁左右的业务前辈带我,对我很照顾,他先把我安排到一家手机门店里,并让一位促销员大姐带我,教我手机销售技巧。但是,我努力干了3天。
具体原因我心里很清楚,这不是我想要的。首先,我感觉接触的人群有点低端,不想整天跟整体素质偏低的手机促销大妈打交道。而且,我看到带我的业务前辈,还需要整天和这些大妈促销员拉关系,闲聊扯淡。我在想,当我有一天,成为那个业务前辈的时候,我也需要每天这样开展工作。于是,下定决心放弃了。
还有一件比较尴尬的事情是,带我的业务前辈看我没有工作秋装,就借给我一件他的,我后面一直没有穿,一直放在柜子里。可是我要走的时候,却找不到了,当我向门店的大姐时,我感觉她的表情不太对,我直觉感觉是她拿的,因她之前工作时,我听她说过,说这个衣服质量不错,冬天回家穿着暖和。我并不敢确定,但是我还是回短信给业务前辈,说怀疑是大姐拿的,后来他没有回,这事情不了了之。
03
第二份工作
通过校园招聘去了上海一家公司,公司做的是P2P业务。应聘岗位是运营管培生,其实就是做业务的。选择动机在于,听完宣讲会后觉得互联网金融是个大趋势,比较看好。更重要的是,我想逃离南京,看看外面的世界,逃脱家庭的束缚,渴望自由,这是本质追求。
第一份工作结束后,迷茫了一段时间,没有去找工作,时间快速到了大四下学期,那天我收到大街网的推送,看到有个上海企业在南京财经大学校园招聘。记得当时在下雨,我在犹豫要不要去,我准备拉我一个室友一块去,可惜后来他没有去,我隐约觉得这是个机会,后来我就去了。在一个比较大的报告厅参加了宣讲会,这是个上海知名的,直到今天依然是P2P领域前5位的公司,听CEO宣讲完,人事告知各个招聘的岗位,我能面试的应该就是“运营管理培训生”,工作内容主要是帮助贷款用户完善用户资料,做好用户初步的风险识别工作。
我当时其实明显知道这不是主流的互联网产品运营的工作内容,但是那时候还是挺想把这个Offer拿到,现场投了简历,等到晚上7点左右开始面试,是群面,总共面试了几个部分,面了有1个多小时,等出来时,天都黑了,但是我感觉我面试的不错,应该可以过,我挺欣赏那个面试官的,成熟稳重,逻辑清晰,面试出来就等结果了,感觉那天还是挺充实的。
等过了大概2周,我接到了offer电话,我很兴奋,但是好像工资并没有宣讲时的5000-7000,是基本工作+绩效,我有点担忧,但是我还是把offer接下了。当时我很想出去看看,想逃离家庭的桎梏,同时经历了一场很痛苦的失恋,我想逃离南京,我父母都反对我去上海,但是最后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开始了我的上海之行。
入职以后,发现公司确实很贴心,正规,为我们组织了合租群,给我们发了租房的指南,我在群里联系了要一起合租的小伙伴。入职后,经过几天集中培训,我们就被分配的到面试我们的业务经理那去了,我们工作内容准确的说是面向贷款端用户,有贷款意愿的用户用我们公司的APP提交贷款申请后,我们负责完善用户的基本信息,如联系方式,工作信息,还款能力等等,然后完善了提交给风控,我们的提成就按照风控批的额度,达到一定额度我们拿一定档次提成。
工作的性质就是一直打电话,并且对打电话的时长,话术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像个机器一样,在别人制定的规则下面,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操作,然后拿工资。
说实话,我讨厌这种流水线的方式,我开始在规则下用一些自己的方式处理,我喜欢自由的工作方式。于是,跟领导倡导的方法形成一些矛盾,领导开始要求我调整好坐姿,语速不能太快,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我好像在一次日报里面反馈给领导一些某种客户的技巧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领导回了邮件,说很高兴看见我的思考,同时又说,之所以这样做,是有很多数据做支撑的,不是短期的这一两次自己做的客户比较好就行。
后来我们因为要请假回去做毕设,领导说,请假没事,关键你现在怎么考虑的,领导应该也看出来的我的不适应以及一些抵触,我说给我考虑一下,下午再给回复。后来我领导找我说考虑如何了,我说我不想打电话了,我讨厌这种打电话,后来我领导也给我了一些建议,我后面两天尽快办了离职。
在魔都的这家公司大概干了20多天。离职原因,主要是讨厌工作本身,讨厌长时间打电话。同时,每天跟低端的贷款用户打交道也是蛮烦的。这份工作给了我三点收获:
第一,帮我低风险低成本的来到魔都;第二,开始学到一些职场的规则,规范,开始看到一些学生时代接触不到的思维习惯,工作之余没有人限制你,你需要自己管理自己;第三,切入了P2P领域,没有这份工作的基础,我无法进入后面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无法做互联网金融的产品经理。
04
第三份工作
浦东一家卖理财的金融公司,卖P2P理财产品,纯销售工作,员工素质偏低,几乎没有任何入职门槛,公司甚至都出现偷东西现象。岗位是理财顾问,销售P2P理财产品,同样是做了20多天。
选择这份工作的动机在于,突然没有了工作,没有了收入,想挣点小钱。最重要的是学校要求和企业签订三方协议,才能拿毕业证,我就随便在网上投了一份金融理财公司。
我们的作业模式,主要是通过打电话,外出展业,发传单去销售理财产品。其实我自己都不太相信这些东西,我根本都不能说服自己购买,所以我不可能销售成功,干了20多天,连一个客户的手机号都没有要到。每天就是打打酱油,混一混。
参与度也比较低,基本就是跟在其他同事的后面做些事情,本来也没有什么想法。有一次大家一块去吃饭,和一群其他团队的同事,我整场饭局没有说一句话,我感觉我完全不是和他们一路的人,我感觉不合群,无法融入。
对于这份工作,我也想分享三点感受:
——1.因为预期并不高,所以没有评价太多好或者坏的东西,边做边玩的心态,也算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2.了解到我不适合这种无门槛的低端的销售,我无法适应这种低端的环境,我讨厌这种求着别人来买理财产品,求爷爷拜奶奶的忽悠的感觉;3.帮我赚一点点生活费,签了三方协议。
05
第四份工作
我拿到毕业证了,要正式开始找工作了。之前的工作签订的都是实习劳动合同,准确来说对职业生涯并没什么影响。
上海的一家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主营业务是P2P,线上募集资金,线下放贷,撮合交易。创始人团队是海归精英,公司员工整体水平素质高,互联网团队来自BAT,公司环境不错。求职的岗位是互联网运营助理,做的产品和运营的工作。
选择动机是能够从事真正的互联网产品或者运营工作,符合我之前求职预期;公司团队水平素质高,面试我的领导是BAT的;收入对于应届生还不错;公司环境不错,看似是完美的选择。后来时间证明这是我目前待过的最好的,正是我想象中的,预期中的产品经理工作,我很开心,干的很起劲,也很努力,同事们真的都很优秀,我很爱这样的环境!是最喜欢的的一家公司。
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开始遇到一些困难,虽然自己拥有一些产品经理的知识理论,可是仅有理论在创业型公司的实战中还显然不足,有很多东西属于完全不懂,工作开始有很多吃力的地方,很多东西只能现学现卖。同时,我作为一个应届生,职场经验缺乏的弊端逐渐显现,有些职场规则不懂,不能准确理解老板意思,做出来的东西不能让老板满意,学生思维,执行力不够,等等。
度过第一个月的蜜月期,由于确实缺乏经验,我申请调过去做运营的工作,帮助运营经理做了些事情,我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以及现状,提出了一些运营工作的改进意见,领导还是挺满意的。后来我具体负责QQ群的运营,我自己整理了一些运营方案,整理一些高频问题的话术,每天统计QQ群问题分类,做的还可以。也基本能符合领导要求。
后来,一个从新来的做客服出生的运营经理过来打破了一切的平衡,首先她是客服出生,做这些运营的工作还有种客服的思维,也属于新官上任三把火,想干出点事情,当然这也属于正常。
接着,她开始着手去修改一些之前已经成型的我亲手构建的QQ群运营方案,虽然有些意义并不明显,但是总是想留下一点她自己的痕迹,她逐渐开始接手QQ群的具体运营工作,最让当时的我不能忍受的是我感觉她把我定位成一个在线客服,这事触及到了我当时的自尊心,让我觉得这份工作突然毫无价值。当我意识到一个客服出生的运营经理快直接指导我的工作时,我开始抵触了,现在想来很幼稚!但是当时确确实实是无法接受,我开始不太配合她的工作,跟她有些冲突,在微信里跟她很尖锐的表达了我的想法:我之前是做产品的,只是暂时做运营支持的工作,不是来做客服的。她不回复,只是跟大领导私下沟通,我领导一开始也理解我的诉求,也找我简单聊过,可是我当时也并不理解。
后来情况变的有点尴尬。
领导开始对我工作有点不满意,开始在每一周的周例会上尖锐的批评我,我有段时间都很害怕开周列会。导火索最终到来,临近新年,领导计划大搞一个运营活动,安排这个运营经理全权负责。有个周末,领导让没有事情的同事都来加一下班,结果周五晚上,我吃坏肚子,早上腹泻得厉害,我跟领导请假,领导没有回我,我也没有去,我估计从那一刻,领导动了我裁我的心,结果我在6个月试用期即将结果的时候我被开除了,当我领导跟我说的时候,我哭了,我非常难过,我说我很喜欢这个团队!领导也劝慰我,然后晚上请我吃饭,那晚领导和我聊了很多,说了很多道理,我当时似懂非懂,现在有些道理开始有点懂了。
这份工作的入职时间是15年7月到16年1月,试用期即将结束时被裁。核心收获在于,1.见识到在较高水平的职场,较高素质同事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学习到了一些职场规则,认识了一些高水平的同事。开始从学生往职场人的蜕变;2.让我学到主流的互联网产品,互联网运营工作是怎样开展的,能够学习,见识到一些高水平的产品和运营技能;3.打开了自己的视野,开拓了眼界,原来我也可以和一群优秀的人为伍,看到了一些正确的东西,增强了自信心。
06
第五份工作
快过年的时候,突然被裁掉,一下子就有点乱了阵脚,领导给了一个月缓冲期,这一个月自己去找工作,工资照发,可是我并没有找工作,我准备年后再过来找工作。我回家过年,家里人都说我瘦了很多,我家人喝了酒把我痛骂一顿,说你在上海根本混不出来,说给我3年时间,不行赶紧回来,等我过完年,做车回上海的时候,我对未来充满了担忧。
我开始有点动摇了,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要放弃。
这是上海一家做汽车后市场的O2O创业公司,是上海一家大的上市集团公司孵化的,岗位是产品专员,我去时候产品没有上线,直到我自己离职的时候还没有上线。主营业务就是做汽车后市场业务,依托集团公司的连锁快修快保店,给店铺提供saas服务。团队水平没有上一家公司高,但基本是正常水平。
在职时间是2016年2月到2016年7月,后来自己主动请求离职,被挽留一次还是离职了。
选择这份工作的动机在于,当时已经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了,必须迫切找份工作,但是当时是2月份是招聘淡季,工作机会少,我只拿到这个offer,其他都没有拿到,我投简历时候,发现这公司连官网都没有,觉得会是个坑,但是没有办法,硬着头皮去了,结果证明当时预期没有错。
工作内容是比较主流的产品经理工作,只不过不在是P2P行业,而是O2O行业,线上线下融合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线下的快修快保店的业务流程,所以也去出差了两次,但是主流的工作还是基本一致的。
比较操蛋的是这家公司是集团公司是做实业的,派过来管事的老板基本没有互联网思维,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位,战略方向天天变,已经做了1年多,什么都做不出来,整个公司怨气比较大,离职率比较高,我在这种背景下进了公司。
工作中跟技术有不少对接,产品团队和技术团队之间因为工作对接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怨气比较大,有次开需求评审的时候,可能一方面我没有考虑清楚,一方面业务逻辑本来就比较复杂空洞,在评审时所有开发测试群起而攻之,搞得我情绪比较崩溃。
我的领导,产品团队老大还是非常喜欢和认同我的,我跟他的合作比较顺利,他也经常带着我做东西。但产品团队内部,也并没有很融洽,有一些人特别喜欢抱怨,负能量满满,并且把这些东西带到工作中,整天被负能量传染,让人生厌。在大老板方向一再变更不明确后,我的领导提出离职,我们都不知道,知道他那天下午办离职手续时,我才知道,我非常惊讶,突然感觉一个和你并肩作战的人走了,我领导走后,产品团队定位模糊,压力全部落在我们肩膀上,突然累了很多。后来产品团队被划到技术总监管理,在一系列折腾后,我也提出离职。
离职原因在于,管理团队战略不清晰,管理混乱,下面人累死,看不清楚未来,所以离职。核心收获是1.跟领导学会了执行力,学会了怎样是把工作做好,学会全情投入工作;2.产品经理的技能得到一些锻炼,比之前更加全面一点了。
但是也付出了代价。不得不说付出的代价是多于收获的,由于工作压力较大,公司离住处太远,人长期疲劳,健康开始出现问题。
07
第六份工作
在离职前已经把工作找好了,经过O2O的坑,这下我准备重新回到互联网金融行业,所以找工作目标性强,只投互金行业。
战场是上海一家P2P创业公司,团队水平还是不错的,产品技术团队都是来自于知名公司,岗位是产品专员,但是在后来的工作中发现,公司还是传统企业老板投资的虽然不干涉企业正常运营,但是目光短浅,短期看不到收益,就会动摇公司的定位。与此同时,产品团队在公司中话语权较弱,业务部门,技术部门比较强势,导致我们比较被动。
在职时间为2016年8月到2017年2月。
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在于,首先这是我当时能找到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其次,我当时下载公司的产品,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有互联网思维的团队做出来的东西,事后确实也如我所料,团队水平还是不错的。工资比较能接受吧,只能说当时的比较好的选择。
工作内容还是比较主流的产品经理工作,我正常开展工作的同时,我在尝试把自己的一些技能总结带到这家公司,运用到这家公司中,帮助做的不足的东西提高一下,如每日晨会,确定每日计划,需求池管理,我努力把一些正确的,公司缺乏的东西带进来。
产品团队在整个公司的话语权相对于业务和技术弱不少,属于后端部门,这个问题在后期越来越突出,后期产品团队做的东西,技术团队很多直接否决。领导与技术的领导存在尖锐矛盾。由于P2P行业监管风暴到来,公司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一直处在亏损状态,公司大股东开始动摇,一度考虑撤资,后来改变方向,准备精简人员,最后以产品,运营团队全部被裁告终。
和同事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矛盾,只是我越发的沉默,不太合群了,不太愿意去社交,公司所有组织的活动我都没有参加,即便到最后大家被裁员,吃分手饭了我都没有去。收获:1.开始感觉到我可能没有办法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了,也许一开始的选择出错了,对以前执着的追求开始动摇,怀疑是否当时选错了。代价:健康出现问题,这个问题贯穿这份工作始终,身体,心理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整个人瘦了很多。越来越担心,开始变得过敏和焦虑。问题在裁员后一并爆发,和女朋友矛盾也越来越大,我埋怨她在我身体出问题了,还不跟我一起面对,我怪它不懂我了!工作没了,身体出现问题,感情出现问题,我直接坠入人生低谷,只能逃离魔都!
那段时光是人生中最黑暗的。
08
第七份工作
从魔都回来后,一直处在一个低谷期,在家休息了一个多月,身体逐渐恢复,开始考虑后面要走向何处,由于身心都遭受创伤,我开始有点求稳,害怕竞争性,压力大的岗位,开始求稳,所以家里人准备找关系进入体制内。
但是这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行业,没有办法及时到位,我就开始自己投简历,我能投递什么岗位呢???只能是老本行了!!在二线城市,投递产品经理岗位还是稍微有点难度的,经过一些折腾,顺利进入当地最大的一家互联网公司。
这是我当时能找到的看起来,听起来最好的一份工作了,即便网上这家公司的口碑比较差,即便我已经觉得我并没有做成优秀产品经理的潜质,我或许并不适合,或许做IT原本是个美好错误,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是一个别无选择的美丽选择。
我从2017年5月入职,目前还在职。
说实话,入职的第一天我就想离职了,这种感觉在时间的推移中越来越强烈。假设我原来应聘进来做的是A方向,结果入职第一天,就跟我说,有另一个项目B让我先参与一下,其实金融产品领域方向有很多,比如P2P是一个方向,是我最熟悉的,还有比如基金,固收产品,股票产品等等,我直接被安排到一个我自己根本就没有经验的工作方向,让我一下手忙脚乱,无法适应。
更多的问题在工作中日益显现。1. 无比臃肿复杂,效率低下的流程,我来了3天电脑才能上网,因为各种权限申请。2. 已经形成的扯皮,耍锅,踢皮球的企业文化,工作中遇到问题能踢皮球就踢皮球,刚过来去对接事情,找A,A让你找B,B让你找C,C让你找D,D最后又让你找A,所以同事共事,总有怨气3. 完全抹杀个性,不论对错,听话是永远是对的可笑企业文化,这边无论任何事情,都是自上而下的推行,对董事长有着一种神化的崇拜,对员工的管理,或者说控制已经到变态的程度,可怕的是这里的人已经不会反抗,永远习惯于忍受和服从。
总结一下就是一流的基础设施,二流的人才,三流的管理制度,四流的企业文化!
说到冲突,大概就是跟一个工作能力差,人品一般的同事有些矛盾。产品设计能力方面特别烂,逻辑混乱。人品一般,能占小便宜的一定会占,去排队办个业务都要找关系插一下队。上班划水,喜欢把自己私事带到工作中。这种种情况其实我也没有多失望,因为预期并没有多高,更多的是我对未来的困惑,我已经很清楚,我无法在这种企业文化,这种管理制度的公司干出名堂,在北上广都无法在产品经理领域做出足够好的成绩,我感觉我也无法在二线城市获得成功。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我已经在互联网产品的工作岗位上做了有2年,但是我很清楚,我依然在一个很初级的水平,并没有什么积累,更谈不上核心竞争力。
也许,我确实不合适。
未来将要走向何处才是真正关键的。疑惑中,幸好看到了驭爷的文章,对INFJ性格的精准剖析令人印象深刻。现在做的“互联网+金融”恰恰是需要用到大量用到天赋短板T,S,产品经理的工作有时需要事无巨细,对逻辑缜密,细节把控的严密性极高,我的思维习惯是喜欢整体性,宏观的把握事物。正如驭爷所说,INFJ更应到做社交型工作,我自我感觉对人的洞察力较强,同理心较强。
驭爷所推荐的三个最适合INFJ的职业:人力资源,咨询工作,教育领域。我挺认同,但是不得不考虑到现实情况,我无论是专业,还是工作经历跟这三个行业都没有太多相关性,如果非要说转行的话基本是从头开始,风险较大。咨询行业门槛比较高,一般管理咨询行业都要硕士,同时加班极多,教育行业当老师应该也不现实,难道现在去考个教师证?我觉得稍微靠谱点的应该就是人力资源行业。
我咨询了一些人力资源的朋友,如果想切入人力资源行业,首先要想好是在甲方还是乙方,如果是甲方,就是从最基础的人事专业做,可能以我目前的经验,连这个岗位都有些困难,如果是乙方,可能更多是销售性质的,历史经验告诉我,我可能并不适合做低端毫无门槛的的销售工作。我自己也在招聘网站看了看,希望以后做职业规划方向,帮助别人做职业规划,虽然也有销售性质。
由人力资源行业切入,等有较为深入的经验,改为专业职业规划咨询方向。当然只是我的设想,跪求驭爷指导,让我少走弯路!!感谢。
你好,Edison:
感谢你的信任,也替职场失意的朋友们,感谢你的INFJ“辅导者”人格类型,自带的天然分享精神。我相信你的经历能引发大家的共鸣、反思和改变,也能给即将步入社会的新人很好的参照。
01
新人往往太过于尖锐。
这是我想聊的第一个观点。你的运营经理改了你的方案,甚至想在任何一个部分都留下她的痕迹,以至于你不配合他的工作,还与其发生了正面冲突。这些反应我能理解,也很正常。但我要说明几个要害之处,因为,你的理想主义气质(NF)很可能还会再犯。
其一,既然能作为你的上司,那么对方在职位上、专业上或者为公司服务的时间,都比你占优势。如果,你跟他闹翻了,那么,你的老板肯定是保他而把你裁掉。哪怕很可能是对方的错!凭什么保你一个应届生和实习生呢?站在老板的立场,你会想明白的。
其二,你的直属上司是你的共事者,而你的老板可能一个月只看见你三次。因此,一方面,你的努力很难被老板发现;另一方面,老板要了解你的工作表现时,通常会通过你的直属上司对你的评价进行了解;另外,如果直属上司不支持你,你又怎么能获得资源开展好本职工作呢?不给你穿小鞋已经是罕见了。
因此,如果你喜欢当前服务的公司,那么,不单不要跟上司抢功劳,还要拼命在公共场合把功劳归功于他,当马仔就得有当马仔的样子。这是年轻人在职场中升职加薪最快的方法之一,而且,大多数职员离职的原因都是不喜欢自己的直属上司。
新人们一定要记住,我们选择工作的依据通常是行业前景、公司实力、福利待遇及成长机会。而不是那个或可爱、或面目可憎、或水平很烂的直属上司。也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这是你取代他的一个好机会!
02
你的NF理想主义气质,是一把双刃剑。
遇到符合你的“理想化”价值观的人、工作和事物时,你可以不辞劳苦为之奋斗,这是优势面。但是,如果情况与你的理想化相反,那么,其释放负面能量也会把你灼伤。其他类型的人也会如此,但NF尤其表现得明显。
比如,你的几份工作经历中,遇到不满的地方就马上离职。以及你最大的理想化,体现在对产品经理的执着:想当然地认为你就是为PM而生的。关键是这个想法,你笃信了整整3年,而你却都没有了解PM是干什么的,具体的岗位职责,需要的技能和挑战是什么——都不去实际了解,全凭想当然。
因此,接下来要留意两件事情。
第一件,明确你的价值主张,找到能够表达它的工作类型。只有工作符合你的价值观要求,才有可能爆发出最大的热情(NF)、想象力和创造力(Ni)。
第二件,充分发展的你的两块短板功能——感觉短板和理性思维短板。在做决定时,一定要结合客观实际,最好的方法是与感觉型(S)以及思维型(T)视角的人进行探讨。当然,结合实际不是不要“天马行空”,而是如何接地气地一步步把它完成。具体修炼可参照驭爷频道。
03
定位不清晰就只能是瞎忙。
可以这么讲,你经历了7份工作,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又回到原点,其核心原因在于定位不清晰,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对内而言,你没有去探索,也没有意识到“直觉、情感天赋以及NF气质”,最天赋异禀的职业是一对一的社交型工作。对外而言,你没有事先去了解PM的工作内容及属性,导致自己把它放进了“NF理想化”系统,将其过度理想化,导致自己对其痴迷到走火入魔。
实际上,产品经理的核心内涵在于,你需要调动全部资源为自己部门所用。要调动市场部、营销部、策划部、品牌部、公关部、市场部、研发部、采购部等部门的各负责人,形成合力创造为公司赚钱的东西。
所以,你能胜任PM,但你会很疲惫。
如果你还执意想走PM路径,那么要记住。调动这些部门的杠杆是老板或者董事会,只有你去证明你对新产品的构想,能够支撑他们的战略目标,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也才有可能调动公司所有的资源来支持你。第六份工作中,你说产品部门的话语权弱于技术和研发,只能说明那位PM是个白痴,这个例子一定要留意。
04
谨防人力资源的坑。
INFJ很适合做人力资源。但人力资源只是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很多中小企业的HR部门,只完成了六大模块的招人部分,这是一个很大的坑。
其二,很多老板开公司就是为了换房子和车子,止步于此。因此,他们没有人力资源的概念,也不会在招聘渠道上花很多钱。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才进不了,一切都是白搭。很多公司的HR只能去招聘群里打打小广告,拉一些无业游民进来面试了。
其三,公司企业文化、同行薪资竞争力、培训体系、晋升机制、公司的同行竞争地位,等等都会影响到员工的稳定性。招聘渠道不给力,人才进不了,素质不够格,公司硬件和软实力跟不上导致人员流失率过高,那么,老板和用人部门通常只会怪HR不给力。
其四,现在的求职者越来越主张自我价值和个性,而中国太多的企业,却不把人性化管理当回事。满大街时时刻刻在有人离职,似乎离职已成为一种风气,这方面,最罪魁祸首的首先是企业。只要一条原因就够了:谁不想好好工作赚钱,谁愿意天天搬家,到处面试求职。
因此,如果要走HR路径的话,一定要谨慎。如果选不对平台,那么,哪怕是HRD也只能是个打杂的小弟。
05
重新进行职业定位。
首先,你才23岁,更换职业跑道并没有太大压力。其次,要谨记你的两大天赋异禀的角色——INFJ——“辅导者”人格和“作家型”人格。
辅导者,顾名思义,就是“用你的第一天赋,Ni去洞察别人的天赋才能和潜力,然后,运用创造性才能(Ni)和计划性(J),辅导个体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什么是辅导?因为你的情感偏好F,使得你的焦点在于人,以及与人相关的一切,即对人表现出同情和关爱——天生有希望别人过得更好的内在驱动,这种驱动刻在了理想主义价值观里。
对于作家型,作家的工作是创作,是想象力(Ni)发挥的过程。即,善于从他人、现实及万事万物中获取充沛丰满的灵感。同时,第一天赋Ni,还帮你善于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和共通性,帮助INFJ成为最善于打比方、作比喻的人格类型。因此,作家型的内涵是,“把脑海里的各种灵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剧本、小说、诗歌或文字进行分享,给别人以启发和感悟。”
只要抓住这两个天赋异禀的角色,相信你的自我定位不会偏差太多。区别也只是在于你选择用怎样的方式,去帮助个体成长而已。
我不太想给具体的职涯路径,担心束缚了你的创造性思维。如果必须要给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心理工作坊类型的老师助理,以及个体或组织教育培训领域,这能让你从前辈老师身上,学到很多实战技能、演讲技巧、辅导流程和培训流程,也能积累很多的具体案例。同时,不要忘了借助互联网这个基础设施,去传播你的思想和感悟。
最后,你很缺乏安全感,那是因为你的计划性很强,你需要掌控感。再加上7份工作的打磨,你的感觉和思维短板已然得到了很充分的发展,考虑问题更实际也更理性。这也要感恩于你所走的弯路。因此,你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PM思维,认真思考怎么打磨一个“ID”。它可以是自媒体,可以是一项市面上目前还没有的服务。
另外,你NF理想化的挑剔,以及是超强的判断型偏好,使得你你可能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建议你考虑如何跟一些公司、机构或个人,形成一种新的合作模式,而你则可以独立办公,不受约束。
我相信,凭借你的创造力才华和计划性,只要你专注于思考,并不难找到自我价值观表达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