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语文已有十四年了,为什么越教越无奈呢?反观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才发现自己有太多不足,比如:粉笔字不过关,读书有些少……,而今年接触部编版的教材后,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接着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练字、读书、写作……,好像好多要做,却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因为你的改进而有所进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还是不突出,原因太多,有时我在想,我们老师在不断努力,那么努力的同时如何让孩子去想去阅读,而不是老师逼迫去阅读,多久之前听过一个专家说过:“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到现在还有一些人在说,那么我在想,我们老师在充电的过程中,就一定能教出好学生吗?老师把知识传给学生,就一定百分之百的学生都会吗?我们老师如何做到改进自己也能教好学生呢?
语文教学特别注重阅读,而在团场的孩子很少读书,我带着他们初一就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阅读(我给他们引导读书类型),发现这个事不是那么简单,学校没有氛围,家长不重视阅读,孩子们回家就是不看,一周的阅读课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量,我开始找方法,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但是一节课四十分钟,除去五分钟,有些课不能讲完,这个计划的实施也很悲催的夭折了,学生的阅读必须要有人监督,不然就是不读书,当然,也有情可原,学生作业太多也是问题。还有就是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读书,认为老师让读课外书是瞎扯,语文认识字词看看文章就行了,所以在开家长会时,我就会不断强调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即便有些家长不认为阅读很重要,但是我还是会用心去打动孩子们,让他们从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这个过程很难,我还是让他们天天坚持读书,每天和他们共同阅读,有一点时间就探讨一下书中内容,我发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有时会借书中的某些观点作为辩题,让他们联系生活来辩论,孩子们很喜欢,慢慢的不爱读书的孩子也会去自觉的阅读。
阅读是很美的一件事情,但要完成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改进阅读教学只能是老师的个人魅力加合适的教学经验,但是只会让一线老师太累了,在这个电子化的时代,我总是认为国家语文界不仅仅要加强阅读更有方法的让孩子去阅读才是重点,比如:《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我们可以办一个“诗词背诵大赛”或者“阅读比赛”,不管哪种比赛永远都是激励老师和学生的良剂,所以,我们语文人能走多远,不仅仅在于自身提高,更是要有方法和学生交流,共同进步,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我要走的路还很遥远,过程虽很曲折,但是我有信心,一路花开不败,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