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无知时,做了许多没有格调的荒唐事。
读小学时,和奶奶住一起,奶奶喜欢热闹,所以姑妈们时常带着孩子们来玩。一个寻常的暑假下午,外面是高高的日头,我们几个小孩排排坐塞满了整张沙发,一个个都伸直了脖子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忽然,院子里响起扣门声,我们循声望去,原来是住在隔壁,和我同龄的姑娘。于是堂弟们扭过头来说:“姐,你同学。”说时迟,那时快,我一个健步从沙发上弹起来,一头冲进了对面的卧室,假装自己不存在。如今我已经不记得姑娘进来后,我有没有出去接待,只记得从那以后,那姑娘再没登门拜访过。
上初中的时候,本来挺好的铁三角,因为自己没法很好地自洽和接纳,一言不合,友谊的小船说破就破,想想真是可惜,但那时真的是少不更事,过去再也回不去。
高中的时候,坐在讲桌旁边,同桌是个男生,我们整天互怼。然后一次课间干嘴仗,他赢了,嘚瑟地冲我挤眉弄眼。于是老师来了,全班起立说完老师好后,我默默地挪开了同桌的凳子。双手撑在桌面起立长个儿的他浑然不觉,一屁股坐下去,咣当一声,全班一片哗然。就在他跌落的一刹那,我就知道自己错了,一来觉得玩笑开大了,二来觉得实在不合时宜,三来觉得这样的年纪还做这种幼稚的事,简直难以置信。于是我低着头,眼睛直直地盯着课本。隐约记得老师没发飙,只是静静看了看,说:“我们开始上课”,同桌也并没有责怪我的意思,可这件事却着实让我愧疚了许久。
那时性格豪爽,整天和男孩们玩在一起,称兄道弟,结果忽然被表白时,条件反射式似斩钉截铁地拒绝。现在想来,真是年少轻狂,被欣赏和喜欢是一种幸运,但并没有赋予谁特权到不需要顾及对方感受的地步,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怎么忽然想起这么多陈年琐事呢?源于工作中的一个小插曲。本来对A印象一直很好,结果和B协作的时候,发现工作推进到A这里掉链子了,原因是对方的不上心,不由得心下诧异了三分。说白了就是对方设立的形象一直都很好,结果从别处发现其推脱责任,没担当,于是人设一秒崩塌。就好比对你细心体贴的男朋友在餐厅点餐时,对服务员换了一副面孔。当时心里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是:“这样真的好没格调。”但有句话说的好,我们没有批评别人的资格,因为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就没有资格去评论些什么。
于是反观自身,想起自己一路成长而来发生的大大小小没有格调的荒唐事,更觉没有权利点评什么。只是觉得,终其一日,人会长大。当我们尚且年幼时,犯下的任何错误在别人看来不过是“童言无忌”,甚至听来有趣。但如果随着年岁的增长,没有调整自己为人处世的方法,时常给别人带来不便的话,就真的蛮难看的。而且你是怎样的人不在于你说了什么,更多在于你做了什么,不在于你在一个人面前如何,而在于你对待每个人,对待每件事的态度是什么。
不要小看你做的每一件事
因为它们都是构成你格调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