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心为志,原心为愿。吾志所向,心甘情愿
社会责任,这可能是当代中国教育缺少的一环,中国社会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的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的青年,但是毕竟是少数,仍然有很多青年没有认识到自己需要承担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而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承担社会责任仅仅是他们的日常义务,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而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该去承担社会责任,而志愿服务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途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志愿经历,还有志愿心得,我希望能够用我们的方式去改变世界。以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自己的公益价值观“通过自己微小的善良,让世界变好那么一点点”
我的公益价值观直接来源于两个事件,一个是外公的去世,一个是一条公益新闻。外公去世的时候,我在高三。因为上课,我没能见到外公最后一面,这使我十分悲痛,也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我想:几十年后,我也会像外公一样离开这个世界,在至亲的眼泪中化作一抔黄土。你什么也不知道了,没有知觉了,你没做过什么伟大的事儿,不要多久,除了你的亲人,谁会记得你呢?那么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是什么呢?你给世界留下了什么呢?那个时候我就想人活于世,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儿吧。那个时候志愿的种子就已经在我心中播下。还有促使我公益观形成的因素就是那条公益新闻,一个七岁的孩子在一场车祸中脑死亡,他的爸爸为了满足儿子生前的愿望,把遗体捐赠给需要的人,不惜花费很多的钱去维持儿子的心脏跳动。最后爸爸亲手签订遗体捐献协议,拯救了六个人的生命。看了之后,我很感动。那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一个人走了之后还可以以另一种很有意义的方式存在。
就是这些直接的间接的事情形成了我今天的公益价值观。以至于在我高中的时候,我就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自己这辈子一定要做的人生五部曲:长期支教、捐献器官、终生无限量的无偿献血、照顾好父母、照顾好她。前面的公益三部曲都在我结束高三之后一步一步的实现了。高考之后因为身体原因,两次献血失败。然后开始减肥锻炼,到了大学在成都成功献血,成为血液中心的“固定献血志愿者”然后成为“器官捐献的意向志愿者”。每半个月献一次血小板,累计无偿全血1次,血小板40几次,相当于全血次数的80多次。有人会对我的行为很不解,甚至持质疑态度,问我这样做为了什么?我想说的是,我的每一次献血可以拯救两个人的生命,我每献一次血就有两个人活了下来,你说我为了什么?
有人会说志愿服务很枯燥、无聊。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发现去寻找志愿服务的乐趣所在。在我参加的志愿服务里面,最高我去过阿坝的汶川龙山、红原,参加国际越野挑战赛的志愿者。我还在都江堰、邛崃平乐、乐山犍为去参加越野赛的志愿服务,城市里面我的脚步走过所有城区,志愿途中会很累,当中也受过伤,但是我不后悔。因为它让我收获了服务他人的乐趣。它让我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了。它让我发现,原来身旁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人,而且这些人都在主张着一些不一样的公益观。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性价比最高的提升自身价值的方式,一种是读书,还有一种是做志愿者”
每一个青年都注定是要改变世界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让世界因我们的小小的善良而变好那么一点点。在时间行走,为公益停留。
PS:说起自己的无偿献血故事,应该是一种情怀和信仰吧。无偿献血已经成为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每年年初的时候无偿献血会作为自己一年规划的一部分,会把哪些天要去献血全部写在备忘录里面,然后献血前两天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过往一年半的时间里40次献血全都如此,每次都认真到像在完成一件伟大的事业一样,因为在我心里这就是一件伟大的事业。我想以我自己的方式践行自己的公益信仰,"我从没想过去改变世界,我只想通过自己微小的善良,让世界变好那么一点点"
今年自己大三马上大四了,有很多事情要忙,但是再忙,自己的备忘录里面仍然会坚持两周一次的献血,除了自己的情怀和信仰之外,血液中心的老师们也给我了很大的力量,现在自己每次去血液中心,都有一种如沐春风,家的感觉。李老每次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对我的帮助,血液中心对管理学院青志队的帮助,我全都记在心里。去年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在网上众筹资金,李老看了之后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一个红包,说"李冀,我不会弄那个众筹,就把钱直接转给你吧,支持公益",然后在单位群里帮我转发。今年寒假回来成都参加湿地颁奖典礼,自己带了很多物资,没有地方放,李老全都让我放在了血液中心的办公室,自己那个时候真的感动,自己行走在人世间,总是遇到最善良的人和最感动的事,我在想自己何德何能让老师们这样帮助我呀,自己能做的就是继续做好自己的志愿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