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转自史介鸿先生
【史介鸿,轩号坐雨,笔名木鱼。国家传统文化产业促进委员会首席书法师、中国民族画院特聘书法家、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学会会员、陕西省文化传播协会研究员、西安雁塔诗词学会会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虽历经沧桑,却始终“薪火相传”,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所使用的文字系统。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为什么祖先们要编出这样的“传说”,这样的“寓言”来?
祖先们的智慧,不可小瞧。
我们先辈们的观念,一直是讲究尊重自然,以人为本,遵守规律的。他们把宇宙、环境、人体、社会当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来看待,凡事为子孙后代着想,追求根本的解决之道。这种带有预见性的“统一观”,使我们这个民族,在认识事物时更加接近事物的本来面貌:我们善于把主观和客观同时观察,精神和物质同时体验,把天地人放在一起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地观察、体会和应用。
这种理念,一直运用在先人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把握事物之中。
中华文化在最初创立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观天下万物之变化”,使用类比、象征、抽象、辨证的手法,潜在地规定了阴阳和它的广义对称性:“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在古人眼里,易能“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完全是一个把“天地人神鬼,金木水火土”放在一起研究的系统。
而文字呢,也是圣人“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六书”和“八卦”类似,体现了一种民族化的系统思维方式。
然而,正是基于这种宽泛、模糊、量子般的基础定义,就有了汉语、汉字和民族思维、民族文化的不断兼容、扩大和创新——因为我们“天人相应,天人合一”!
这,正是中华文化智慧运化的核心。
汉字有着的先天性的优越理念。
“天雨粟,鬼夜哭”除了暗示文字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唐代书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
还是有点“玄”。不过,今天我们可以依照中华文化智慧的“统一观”,分析出古人这样说的原因了:“简单地说,‘天雨粟’寓意因为有了文字,中华民族变得更聪明,思想更加开阔、完善,生产力、创造力大大增强;‘鬼夜哭’则寓意汉字,真正揭开了天地奥秘,使中华民族智慧增强,鬼神从此难以主宰人类的命运了,因此只能在黑夜里哭泣。”
正是因为造字者有着“六书”这种民族化的系统思维方式,有着主客观、心与物同时观察体悟的经验,有着“天人合一”的统一化理念,汉字从一出生起,就有着严谨的规律、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其完整的系统性。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符号、部件组合成的、独自的一个,并代表着特定的含义。这样,在运用中,就可以采用类似“量子”的态叠加和非连续原理,进行随意、包容的组合,进行书写和思维的无损传输了。
也就是说,汉字可以跨越时间、地域的限制,使人们在书面上传递思想、交流感情。
尽管汉语方言歧异纷呈,可使用汉字写下的书面语言,南北各地的人都能看得懂;虽然古今语音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无论是商周的古文字还是秦汉传下来的古书,现在依然能读得懂——虽然汉字一直在演变,可“六书”没变,“追求根本”的目的没变,尊重自然、遵守规律、以人为本的理念没变。
“天雨粟,鬼夜哭”其实还想告诉我们:每一个汉字是有生命和灵魂的,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小精灵,使用时千万小心警惕。
文王说,“上帝临汝,无贰尔心”;诗经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周易说,“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朱熹说,“ 君子之心,常怀敬畏”;老百姓们也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看来,中华民族一直是个有敬畏之心的民族啊。
数千年不灭的敬畏,敬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触角。
传说伏羲画八卦:“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目的就是要贯通自然神奇的德性,用来归类天下万物的情态。
正是这种对天、地、人、物的敬畏之心,才生发出那种神奇的、如量子般包容、叠加的系统化思维,才使我们从容地迈进了文明的门槛。
敬畏是人类最可贵、最崇高的涵养。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敬畏的论述有所来看,敬畏是有特定内涵的。首先,敬畏不是恐惧。敬畏是对恐惧的思索。恐惧使人产生卑怯,而敬畏使人崇高。其次,敬畏不是软弱。心存敬畏的人谦虚谨慎,但有时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具有逆潮流而动的勇气。第三,敬畏从根本上说是对崇高客体的深刻惊讶和尊重,是对超然性的辨识。敬仰神灵的人一定敬畏,而没有神灵依托的敬畏是更深刻的敬畏。
心存敬畏的人,身心和谐,在面临情感和理性、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矛盾冲突时,也能很容易地找到最自然、最恰当的解决方式。
儒家认为,心存敬畏的人能推己及人,知天命,守道德,会适时而止,能充分享受自足的宁静和愉悦;
道家认为,敬畏天道的人能包容万物,有自知,不贪妄,能随遇而安,对万物的境遇充满理解和关爱;
佛教也指出,只有敬畏那无边的虚空,对世界发自内心的谦恭,破除人我二分、物我二分的观念,才有可能使世界复归于简单明晰。
可以说,敬畏是文明成熟的尺度。
成熟的文明一般有三个基本表现: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历史。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从来也不乏不畏苍生鬼神的妖孽,但无论是官家正史,还是宗教弘道,抑或民间传说,不管朝代如何更替,在胜利者之上,还有一个不被眼前利益左右的更为高远不变的价值判断,它超越了当时王朝的即期利益——从“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到“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到“平生不做亏心事,夜班不怕鬼敲门”,就是因为我们相信背后有天理、因果和报应。
明儒方孝孺说:“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意思是说,人一旦有了敬畏之心戒惧之意,就有了方向,行为就会受到制约,偶尔犯错,也不会太过。
历史上的这些说辞,建基不同,表现不同,但其核心是相通的。它们既是统治者们约束社会成员的哲学,也是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创建的传统。数千年来,敬畏之心不灭,一定程度上,它们已内化成一种共同信仰,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普遍接受的道德底线,也使敬畏之心在动荡中得以匡正传承,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自觉和常态。
丢失了敬畏,我们就丢失了自己。
近代西风东渐以来,传统文化中敬畏的天理的一部分就被现代科学瓦解了;革命过程中,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流播,不仅消解了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世界,也瓦解了天地神灵祖宗对于人的约束,迅速让位与对政治信仰的崇拜。
中华民族数千年视若珍宝的“敬畏之心”,在百年之内被毫无怜惜地迅速丢弃!
尤其是改革开放这四十年以来,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神殿在逐渐坍塌,中国社会长期被压抑的物质欲望得到充分释放。传统的政治敬畏在它所能掌控资源的范围内,直接简化成了一种对权力权势的敬畏,对上唯上是从惟命是从,对下骄横跋扈唯我独尊。
即期的功利主义迅速占据了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在现代传播技术的包装助推下,功利主义普及流行,迅速建造了对权力和财富的新神殿,权势和财富成了衡量的唯一标准。
在发展的名义下,公平正义让位于效率优先,虚幻的国家利益以牺牲个体利益尊严为代价,法律媒体几乎予取予求,历史可以胡编戏说,经典可以任意解读,奸臣、英雄可以互换……
对照成熟健康的文明,一般人都能看出来,一个不够成熟的文明尽在眼前:
社会充满物质和功利化倾向,崇拜金钱,唯利是图;人们对于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生命的意义毫无察觉,麻木不仁;对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盲目迷信、夸大其词;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持怀疑和否定态度,甚至恣意篡改;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无动于衷。
翻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碎片,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所丢失了的,正是现在看来很普通的“敬畏之心”。
丢失了敬畏,我们就丢失了自己。
对于文字,必须心存敬畏。
重塑我们时代的敬畏,今天是如此的迫切。可是,我们面对如此复杂和难堪的局面,却有着“无处下手”的尴尬。
好在有许许多多口传笔录的“中国传说”和“中国寓言”。
因为汉字的优越特性,这些传说,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智慧中民族化的系统思维有意识藏起来的一把钥匙、一个指南针。找到了它,我们就会重新发现自己,就会认准回家的方向,找到回家的路,打开回家的大门。
我们的祖先仿佛真的有一种预测能力,他们把一个个“故事”、“传说”、“语言”都当成一个个有生命的整体来看待,在每一个里面都提前暗藏着或大或小的“道理”,寄寓着许多“提示、启发、经验和希望”,以备后来者的“不时之需”——真的是一种凡事为子孙后代着想呀。
“天雨粟,鬼夜哭”到底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只需要换个角度,用祖先们创造这个故事时的思维去分析,对他们当初的发心、动机和目的刨根究底,答案就出来了。
这个寓言,只是想提前告诉后人们:对于文字,必须心存敬畏!
找回民族的敬畏之心,就得从“敬畏汉字”开始。因为汉字,只有汉字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
最起码,在形式上,也要做到“敬惜字纸”。
我们应该继承先人们“天人合一”的统一性理念,体现在诗文、书画……所有使用汉字的事物之中,就是要把整个过程,当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来看待,寻求它的平衡与和谐。
祖先们的“良苦用心”,你现在该明白了?
让我们一起,开始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