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过“女孩要富养,男孩要穷养”这句话。
意思是女孩从小就要富养,作为父母的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她们最好的物质条件,最大程度的满足她们的需求,以达到她们成年后,能够不受物质和金钱的诱惑,不容易被坏男人拐跑;而男孩因为长大了要养家,要有担当有责任心,所以从小就应该穷养,让他有忧患意识,培养他的责任感。
对于这个观点,我不认可。我认为所谓穷养男富养女的思想,早就过时了。这里我讲几个我身边人的故事。
1
我一从小玩到大的闺蜜叫大花。在我们读小学那会儿,她的父母都是市区里的公务员和老师,再后来她母亲又开了一个小型的幼儿园。这种家境不能算土豪,但是在我们这种四五线的小城市来说,已经算上小康以上了。
我和大花因为都爱画画成为要好的闺蜜,从小我们就都立志长大后成为画家。当时画画这个梦想,确实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一样埋在了我们两个不满10岁小屁孩的心里的,上课的时候我们在课本上涂涂画画,下课的时候我们的连环画总能引起班上很多同学的围观。就连放学的时候,我们也是滞留在楼道里,用小小的手指涂鸦着我们的小小“梦想”。
几年后,小升初中了。大花和我约定要去某中学的艺术班,不出所料的大花顺利的进了艺术班。而我的想法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爸妈说学艺术这条路并没有什么用,而且学费又高昂,只有把文化课程学好了对以后的道路才有用。
于是我和大花便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她的人生在父母的庇佑下,我敢说应该是典型的“富养女”。小学的时候,我们那时候的零花钱一天能有一元五毛就能很开心了,而大花每天口袋里都能攒着五元零花钱;她的每一年的生日派对都要花几百元请我们这些好朋友吃饭;她每天由她父母接送上学,却因为赖床经常迟到。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我和大花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有一天,她打电话约我见面想和老同学叙叙旧。因为中间我们不在一个学校又都忙于学业,所以我们再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年没见了。
再见面的时候,大花已经大变样了。她那天穿了一件牛仔裙,相貌还是小时候那个模子,皮肤白皙五官端正,只是中间没见的那几年,大花除了个子长高外,也额外增长了几十斤的体重。想起当年,一起和我画画的那个又白又瘦弱的大花,我真的很难把眼前的大花和她联系在一起。
“啊哈,别跟我说岁月是把杀猪刀,我就是比以前胖了一丢丢,我正在努力减肥呢。”大花一见我,就亲热的揽着我的手,打哈哈的说着,我为自己投射出去看她惊奇的眼神感到一阵惭愧,又假想是不是很多很久不见大花的朋友看到她后,都是同样的惊奇。所以她已习惯以这句话开场白。
“大花,你现在是不是成为了我们当年约定的画家了?”我们找了一家咖啡馆,点了一些蛋糕和饮料就开始闲谈起来了。我真的很好奇,那个当年约定的追梦的姑娘,现在应该要圆梦了吧。
“没有呢,我在我妈妈的幼儿园打杂。现在还没有找到好的工作”,大花看向窗外,表情显现的有点复杂。
原来大花那时候选择的是艺术班,高考的时候因为文化成绩没有过艺术院校的分数线,而复读了两年后才勉强考上了一所本省的专科院校,大花说她的艺术成绩可以媲美美院的成绩,但是文化课却就是那样的不给力。
毕业后的大花自然是回到我们这个小城市,因为小城市工作机会少她的学历低,一直高不就低不成的在这个小城市晃着。而她所说的能达到美院成绩的画画功底,也只是从她自己嘴里说出来的而已,甚至没有好的美术机构聘请她去当老师。
他的父母现在想花钱,靠关系给她求得一官半职,而现在的社会即便你能砸下一些钱,如果自身没有太多实力的话,也是很难办成事的。
我想大花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父母给了女儿最好的物质条件,给了女儿所有的公主梦,给了她实现梦想的支柱和梦想,但是她却像那种长在玻璃房里的红玫瑰,她是被动的成长着,即便小时候我们都有那么清晰执着的远方和梦想,但安逸的生活环境和教育,只会教我们沉沦在此时的温水里,变成那只没有奋斗的青蛙。
2
我有一个表弟,比我小一岁。小时候长得白白胖胖,虎头虎脑。特别招大人喜欢。
我们这里的农村,特别是长辈都有或多或少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我表弟从小就是大人捧在手上怕摔,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小心肝儿”,小时候我父母工作很忙,所以把我放外公外婆家养。我一做姐姐的女娃,身边围绕着一个这样弟弟,家里对我和弟弟的教养方式自然是不同的。
我的妈妈,现在还会经常拿过去的故事来说给我听,说我从小就是一个硬梆梆心的女汉子。她告诉我,我从小就长得结实从来不挑食,两岁的时候就一个人端着一个饭碗,搬起一个板凳儿咕噜咕噜的吃饭,即便当时勺子也握不好,把饭粒儿舀到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是,我也不在乎。
而我的那个弟弟呢,从小做事慢吞吞一直要外婆把饭端到他面前,一口一口的喂给他吃。我记忆里,六岁读小学的弟弟,外婆偶尔还会特别宠溺的把他的饭碗抢过来给他喂饭。弟弟长得很女孩子,不管是性格还是样子。直到十多岁的时候,长得比我还白净水灵,这点一度让我特别的嫉妒。
而弟弟十七岁的时候,就因为上的只是一所技校而被派送到了外地打工。他家的家境并不富裕,全家就靠他爸爸的工资维持生计,头些年一家三口就跟着我的外公外婆蹭吃蹭喝,可是我知道弟弟从小到大都是没有吃过苦的,外公外婆总是细心呵护着他的成长。
直到他们去世后,弟弟家的生活才发生了三百六十度大转变。
弟弟是一个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暖男,他学历不高工作却勤勤恳恳,每一年都会把工资的大部分寄回来给他的父母,给他们买医保买社保,减轻家里的负担。可是天公不作美,前两年的时候,我的舅舅因脑梗塞住院了,亲戚大伙儿围一起帮他垫了医药费度过了难关,但是舅舅得了这个病后就几乎不能去工作了,弟弟也因为要照顾他爸爸辞职回家工作了。
我的那个蜜罐里泡大的表弟,我作为年纪跟她相近的姐姐看着他的人生也挺惋惜的。一个25岁踏实肯干却没车没房的男生,要赡养着50多岁没什么文化的母亲和患病在身的父亲,你说他的人生会是艰辛而难走的吗?
如果他从小不被父母,长辈如女孩子一般的宠着,而是早早让弟弟如实清楚自己的家境和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那么应该不会在他17岁之后,像一只蝴蝶一样,被活活从一个蜜罐儿放到社会上去,去体会生活里最真实和残酷的风雨和利剑吧,如果父母告诉他,我们只是活在小城市的蝼蚁,父母不能给予你任何好的未来,你只能靠着自己努力才能改变命运,摆脱贫穷看到更大的世界的话,我想弟弟应该会更用功的读书和走得更远吧。
我记得小时候,弟弟不敢骑脚踏车,不敢玩旱冰鞋。我小时候都学会了这些,拉着他的手教他,他却把手睁开,一双大眼睛写满了害怕,胆怯。
3
我是被穷养的女生,我前面两个故事都有透露出来了。我的性格就因为父母的教养方式,而变得独立,粗线条,固执。
从小父母就对我特别的严格,特别是我的妈妈。小时候,我像其它小朋友一样喜欢问父母一个问题,妈妈,我家有钱吗?是的,我妈妈回答的这个版本和很多家庭的版本特别的相似,我妈妈说我们家没有钱,我们家不富裕。
我记得我得知了那个回答之后,是端着一张沮丧的表情哦了一声然后跑开了。我家不算穷,母亲做小本生意,父亲也是公务员,可是我的父母特别的节俭,因为他们也是很穷的日子一步步过好的。而他们把这种教育方式也沿袭在了我的身上。从小我就很有理财意识,就因为我妈妈一句我家没有钱,我老想着父母没有钱,那我就要变有钱才好。
九岁的时候,我学会了骑脚踏车,便央求妈妈给我买一辆,不出所料的,我妈果断的说不行,当时几百块钱的脚踏车对于他们来说确实不是一笔小钱,于是泪眼涟涟的我看着橱窗里,帅气威风的脚踏车,特别不舍的回家去了。十岁的时候,我把脚踏车搬回家了,用我攒了一年的零花钱和过年的压岁钱买下来的。
后来,寒暑假的时候我就跟着同学到处找兼职散活儿:我们四点半去城市的另一端领报纸沿街叫卖;大夏天的戴着鸭舌帽,每天爬几十栋住户楼梯发传单;情人节圣诞节提前预定好玫瑰花,站在广场中心,傻乎乎的给别人递玫瑰花过去。
我的父母不管我,只要我的成绩不拉下就行,只要我不干偷鸡摸狗的事儿就放任我。有时候我也会不理解老妈的严厉,看着其它同学家境和我家相似,却被父母宠到天上去了,要什么买什么,生活特别的滋润。可是我也体会到了我所有的自由和成绩感,在自己给自己买了第一辆自行车之后,我还给自己相继买了游戏机,再大一点的时候是电脑,电动车。
最骄傲的是,大学还没毕业之前,我用课余的时间,给自己狠狠的攒下了一笔钱,生活看起来比同龄人更自由和潇洒。
关于梦想,虽然我没有追随我的画画之旅,但是我找到了另一条路,写作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现在的我业余时间,已经把它作为了第二职业。
4
很多人还是崇尚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以为这样他们才能无忧无虑的专心在自己的课业上,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而我却觉得,我们这个高速发展,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注重“穷养”孩子的意义所在。
你说要富养女,要让她成为一个骄傲有气质的公主。你还记得《公主日记》里的米娅吗?她并不是后来成为公主戴上王冠才显露公主气质的,那些气质课能改变她的谈吐,言行举止,那些是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训练习得的,而她坚韧,善良,富有责任感才是她足以成为一个公主真正应该具备的品质,这些是需要通过从小的教养才能显露出来的品质。
她的妈妈对她是一种物质上的穷养,而精神教育上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富养。她美丽却顶着一个蓬松杂乱的大波头,戴着旧眼镜,她虽不苟同于那些金发碧眼,注重外在的女生,但是她却并没有失去一个女生该有的自信和自我,她有她青春最真实的朋友和生活,不虚荣,不做作。
有些人说穷容易让一个人目光短浅,让一个人从小就自卑,就算长大了工作了还是摆脱不了小时候穷的阴影。
我也不敢苟同,我想这个世界上让人自卑的原因有很多种,穷是一种,但是穷你却学习好,工作好赢得了好的社会地位,你还自卑吗?我想,你会一步步变得自信,或许从你是个学霸开始就可以碾压身边无数有钱却学渣一辈子的人吧。
不穷就不自卑吗?你胖依然会让你自卑,你没有好的工作活得不体面会自卑,你五音不全说话结巴也会自卑。
越是穷的家庭,对子女越要有穷养的意识,不要有自己苦一点没关系,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想法,他们现在有了你的庇护,而长大了又谁来告诉他们这个世界要面对的责任和现实,谁来保护他呢?
我身边还有自己是路边的清洁工人,而把儿子惯着毕业后天天在家里打游戏不工作的母亲。
条件中等或者优渥的家庭,也应该培养孩子独立和自主的能力。“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个道理我们都懂,我们以为我们现在的时代和生活都富裕了,孩子再也不用吃苦了,他们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了。
真正的事实是,我们这一代,我们下一代,我们面临的是更需清苦且奋斗的人生和环境。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哪里还有真正坐享其成,一劳永逸的铁饭碗,就连马云,马化腾商界风云人物,他们也从没有对自己的事业和前途有半分松懈的状态和想法,我们普通人呢?
放孩子去吃点苦吧,蜜糖罐子需要被打破了,你以为的呵护其实造就了他们最大的弱点。
后记:
写完这篇文章后,我遭到了很多读者和写手的不认同。他们都觉得我写出来的是“个例”,而且是把“富养”与“溺爱”混为一谈了。我自己也自我反思了自己在主题立意上的不足,阅历不够,表达不够清晰。
我们的上一代父母是普遍贫穷的,他们是没有办法在物质上“富养”我们的,而我小时候的家境,确实不足以支撑我去学艺术,我的同学家境好一些。我主张的“穷养”,我说的很明白了,就是“物质上的“穷养”,精神上的“富养”。你以为现在的穷养,还是过去叫你去放牛放羊,受冷受饿,看不到电视没有电话,跟不上互联网吗?
现在的“穷养”意识,是你不要每个人挂一个爱疯手机,动不动就说自己去韩国留学,动不动就攀比家里的汽车。这些我说的不是个例,我身边的很多90后,00后确实是这样的。
现在家境不太差的家庭,已经很难真把自己小孩物质“穷养”化了,简单点说,就是正常养。精神上的“富养”是哪个时代都需要的,父母要教育他们独立,自信,果敢,有担当。
富养穷养都只是一个人成长的外因条件,能不能成长,能不能成才,能不能成功都要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