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和尚一日在山中小径信然漫步,兴致盎然。
回到了寺院门前时,首座问道,师父,你到哪里去了?
长沙答道,到山里散步去了。
首座又问,去到何处?
长沙随吟一偈,去随芳草,归逐落花。
何等悠然自得的游戏三昧的无心化境。这种境界超越了无功用,无作之作的境界。
首座又道,真是春风得意,长庭信步啊。道得极为真切,可见底蕴不浅。
长沙答道,胜于秋露滴荷叶啊。答得也极为巧妙,暗中压过了首座自以为得意的底蕴,既舒心,又自然,一个与美好的自然化为一体的禅师形象,活脱脱呈现在我们眼前。
古人嵇康的《养生论》对心静有其独到之见,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是热矣。也就是说,无论冬冷夏热,遇事都要心平气和。
清朝末期的士大夫代表曾国藩综合儒,道,释三家学说,把静字功夫看得更为重要。他在日记中说,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成为三代的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王阳明亦是静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他还主张,精神静养必须按照静坐,平淡,改过三个步骤去进行。他还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和静处,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我们的五官都是向外的,眼,耳,鼻舌,嘴都在接受外界的刺激,我们所处的世界,强调经济,现今更是强调眼球经济,只要能吸引眼球,就能产生商机,超女现象就是最好的佐证。
丰富,绚烂,忙碌且巨大压力下的生活,我们物质虽然富裕了,但太少停留下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向内看看自己,了解真实的自己。调试分离的身体,心理,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身体变差了,因压力过大,情绪容易抑郁,灰暗,狂躁,因过度的思维而头晕目眩,甚至疼痛。
其实我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都在忙碌的生活中泯灭了,其实应该留点时间给自己,去寻找真实的自我,你会找到,体会,引发自己本身具备的潜能,变得快乐,力量和智慧。
孔老夫子曾在系传中讲道,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一动,便有两仪,一为阳,一为阴。也就是说任何事情不做则已,只要一做,一行动,就会有阴阳两面,就会有吉凶,所以我们不能指望人生永远都好,也不必担心永远不好。孔子进一步解释说,吉凶悔吝,发乎动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