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能让“卡子门”成为第二个“荨麻疹”
从南京、青岛卡子门的读音看“卡”的读音正在被我们习非成是
江苏省南京、山东省青岛等地均有“卡子门”的地名,也有人甚至媒体对“卡子门”的“卡”正确读音,进行过探究,可惜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有的媒体公开读“卡子门”的“卡”的错误读音。“卡”的读音,就像“荨麻疹”的“荨”一样,正在被我们习非成是、以讹传讹,甚至有点儿“劣币驱逐良币”的感觉。如果我们不重视维护祖国语言文化的纯洁性,不重视“卡”的正确读音,“卡子门”的读音就重蹈“荨麻疹”的道路,“以邪为正”,习非成是。
一、南京“卡子门”的“卡”的语音现状
近日前往江苏省南京市出差,完事后当地朋友开车送我们去禄口机场乘机。经过卡子门地段时,我猛然发现道路指示牌上“卡子门”的“卡”的读音赫然标写作“ka”。以我对祖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了解,我认为这是错误的读音。
于是就此事我询问朋友和司机,朋友不是南京人,但在南京已经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司机是本地人但学历不是太高,他们没有明确赞同我的观点,没有确认“卡子门”的“卡”读作“ka”是错误的,但他们提供了两个事实和情况:一是年纪比较大的南京本地人说“卡子门”时,是将“卡”读为“qia”的。二是南京本地有一些道路导航软件读音中有将“卡子门”的“卡”读为“qia”的。他们俩都用南京方言念“卡子门”三个字,其中的“卡”都是读作“qia”的。
二、对南京“卡子门”的“卡”读音的探究
查阅资料发现,事实上,有识之士包括新闻媒体对南京“卡子门”的“卡”正确读音的探究早已有之。只可惜,有的探究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甚至有的媒体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音视频公然读着“卡子门”的“卡”的错误读音。
互联网上有很多人追溯了卡子门得名的历史,认为“卡子门”的“卡”,应当读作“关卡”的“卡”,即读为“qia”。也有人很多人认为读作“ka”,包括设置南京道路交通标识、地铁站名标识的有关单位和《现代快报》等媒体。
《现代快报》是主打南京地区新闻的区域型报刊,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在南京地区发行量逾40万份。《现代快报》2014年12月3日D3版,发表了配有一幅图片的消息《南京地铁3号线站名牌亮相,于是问题来了 卡子门的“卡”念“kǎ”还是“qiǎ”?》,由记者项凤华、余乐采写。配图由记者赵杰拍摄,说南京地铁官方微博近期分享了地铁3号线的近况,3号线站台层大字壁的图片,金色的大字看起来很赞。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卡子门站拼音为“kazimen”。
该报道还说,记者发现关于“卡子门”的“卡”的读音的争论一直都有,似乎老卡子门人一般读“qiǎ”。报道还提到,在很多个版本的导航里面“卡子门”是读“qiǎzimen”的。报道还说,记者咨询了南京地名专家薛光,薛光说自己不住在老城南,没注意到老城南人是怎么读的。卡子门是个老地名了,因清代收货物税在此设卡得名,所以称为“kazimen”。现泛指雨花东路、卡子门大街、晨光路、雨花南路交会处及世纪广场周围一带区域。
搜索互联网的视频资料,可以发现很多江苏的官方媒体的主持人、记者都将“卡子门”读作“kazimen”。略举江苏台(江苏公共·新闻,荔枝网)一则节目网上视频版为例,主持人和在一线采访的记者,均清清楚楚地将南京“卡子门”读作“kazimen”。具体网址为: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10711378065326071112
由此可见,南京“卡子门”的读音是“kazimen”,是包括地名专家、媒体人士在内的多数人的观点,尽管他们有的人可能注意到了南京城南人是读作“qiǎzimen”的,在很多个版本的导航系统里语音提示中“卡子门”是读“qiǎzimen”的等现象,但是他们没有当回事儿,没有去认真探个究竟,就这么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理所当然了。
三、“卡”的音意和“卡子门”的正确读音
《说文解字》未收录“卡”字,说明“卡”字是个产生较晚的字,一般的古代汉语辞书也未收录“卡”字。
“卡”的音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中其实区分得很明白。主要有两个读音,对应两种主要的意义。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当“卡”读作“qiǎ”时,主要有六种:1、夹在中间,不能活动。用例:鱼刺卡在嗓子里。2、把人或财物留住(不肯调拨或发给);阻挡。用例:对不必要开支卡得很紧;卡住敌人的退路。3、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用例:卡脖子。4、夹东西的器具。用例:发卡。5、为收税或警备而设置的检查站或岗哨。用例:税卡、关卡、设卡。
当“卡”读作“kǎ”时,主要有五种,而且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均与音译外来词有关:1、卡路里的简称。使1克纯水的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就是1卡。[法calorie]2、卡片,用来记录各种事项以便排比、检查、参考的纸片。[卡,英card]3、磁卡。4、录音机上放置盒式磁带的仓式装置。[卡,英cassette]5、卡车。[卡,英car]。
其他用例也多与音译外来词有关,如卡宾枪,意指一种枪,身较短,能自动退壳和连续射击,有效射程较步枪近。[卡,英carbine]
卡丁车,一种微型汽车,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分为娱乐型和竞赛型等。[卡丁,英karting]
卡介苗,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除能预防结核病外,还有防治麻风病的作用。由法国科学家卡尔梅特(Albert Calmette)和介林(Camille Guerin)两人首先制成的,所以叫卡介苗。
卡拉OK,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日本发明的一种音响设备,日语是“无人乐队”的意思。它可以供人欣赏机内预先录制的音乐,还可以供人在该机的伴奏下演唱。[日文:カラオケ;英文:Karaoke, orchestra]
卡特尔,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形式之一。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垄断市场,获取高额利润,通过在商品价格、产量和销售等方面订立协定而形成的同盟。参加者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独立。[法cartel]
卡通,动画片。漫画。[英cartoon]
由此可见,“卡”的读音和意义可以说是泾渭分明,非常容易区分开来。当读作读作“kǎ”时,一般是用来翻译外来词;当读作读作“qiǎ”时,主要指夹在中间、限制活动等意义。容易造成二者读音和意义混淆的只有少数词语:如卡尺、卡规、卡钳等。这些词语中的“卡”均读作“kǎ”,均为外来词,意义与“卡(qiǎ)”有一点关联。比如“卡尺”的解释是:量具的一种,卡(qiǎ)在工件的内缘或外缘测量长度。如:游标卡尺。
汉语是表意文字。“卡”字从字形上看,字形上部为“上”、下为“下”,其本义就是表示的意义就是夹在中间、限制活动。为收税或警备而设置的检查站或岗哨,是“卡”的引申义。当读作“kǎ”时,其绝大多数意义是音译外来词。
南京卡子门,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因清代收货物税在此设卡得名,所以称为“卡子门”,故其正确读音应为“qiǎzimen”。
四、“卡子门”正确读音的旁证
“卡子门”这个地名不只是南京有,全国其他许多地方都有,比较有名的就有山东省青岛市卡子门遗址,据了解当地人念作“qiǎzimen”。
青岛卡子门,位于青岛市李沧区西部,是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卡子门旧址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侵华日军在板桥坊村北、四流中路的尽头设的一个关卡,栅栏门上缠满铁蒺藜,由日伪军把守, 用以盘查过往行人,是检查进出青岛市的最大哨卡。1945年日本投降后,卡子门撤销,现仅保留有当时的办公用房。
其他的读者朋友,可以找到本地话中“卡子”“卡子门”的读音来佐证或论证“卡子门”的正确读音,不能以今律古、以讹传讹。
五、不能让“卡子门”成为第二个“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病,症状是局部皮肤突然成块地红肿、发痒,几小时后消退,不留痕迹。常常复发。药物、寄生虫、血清、细菌感染、接触刺激性物质等都能引起这种病。也叫风疹块,有的地区叫鬼风疙瘩。
“荨麻疹”,曾经正确的语音是qián má zhěn,不这么读的人,会担心被别人笑作没文化。但“秀才不识字,认个半边字”,近几十年来,特别是随着一代一代年轻的人成长,人们看“荨”字的主体是“寻”,想当然地将“荨麻疹”读作xún má zhěn,并且不以为错、不以为耻。久而久之,习非成是,以致于《现代汉语词典》至晚在修订至第五版时(2005年),将“荨麻疹”的语音标作xún má zhěn,但又特地注明“旧读qián má zhěn”。这就是习非成是的巨大作用,当然,你也可以说是约定俗成。
人们将“卡子门”读作“kǎzimen”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卡”字读作“kǎ”的情况是经常出现、天天接触的,比如人们每天生活中要使用公交卡、门禁卡、智能卡、身份卡、卡通等等,想当然地认为“卡”一律读作“kǎ”。而“卡”读作“qiǎ”的那些意义,包括夹在中间、限制活动和卡住、关卡、哨卡等,也在被人们慢慢地也读作“kǎ”,导致人们越来越形成某种共识:“卡”就是读作“kǎ”。而事实是,只有当作用音译外来词时,“卡”才读作“kǎ”,而表示卡住、关卡、哨卡等意义时“卡”是读作“qiǎ”的。
我们要还原事实真相,尊重语言事实,切实增强文化自信,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绝不能让“卡子门”成为第二个“荨麻疹”。
(特别声明: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未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