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多了,脑海中无形形成一张日益坚实、强大和畅通的知识知网,各种过去苦思冥想也无法触及、不能蹦出的思维火花纷纷喷薄而出,到后来,即便不在读书中,每每遇事、触景,也都有一些思绪或灵感翩然而至。
学者也应该是行者。
阅读好书其实就是在聆听真正优秀的专家、大师的优质言说。
尼采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
思考或者思想是每一个人随时都可以走进和加盟的“心间大学”。“心间”真是一只好酱缸,它能将许多不同的原材料糅合起来,发酵而成思想和智慧的“新质”。它是一间思想的磨坊。
写作是最好的思考,思考是最好的学习。
为别人比我好而快乐,为我比别人差而发愤。与惰性搏斗,与自满抗争。走出“小我”,领略“眼高天自宽,景远心也阔”的意趣。
适度焦虑是朝优向美的内驱力。适度焦虑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发展亦或师生共同发展都有正面意义。焦虑实质是对成功的一种渴望,在这种渴望中人不断的敦促自己向未知探索。无焦虑,不成长。不学习就失落。
少与人争,多和己比。与自己纵向比较容易看到成长,因而自信倍增。横向比较则在多种可能的生活之间进行比较和甄选,让我们变得更理性,更智慧,也更有诗意。
焦虑是对比出来的。我对周边熟悉的或关系较近的优秀者的态度是满满羡慕,几无嫉妒,坚决不恨。少有的嫉妒也不是因为他人比我优秀,而是因为自认为他人不比我优秀,却获得我亦欲得、可得、应得却不得的荣誉等身外之物。
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有时要将自己当做对手跟自己谈判,把那个松懈、怠惰的我降服,自我加压,自我赋能,让自己生气蓬勃,参天向上。
“成”与“不成”不由我,“长”与“不长”全在我!成功不曾到来,可成长却一日未曾停过。
先慢后快,成长加速度。这是由自身较强的内驱力决定的,一旦失去内驱力,成长就会熄火。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就是读书,读书就是教育。也可以讲,读书即生活,读书即生长。教师要在读书中生活与生长。
冯卫东老师有六个“读书观”。一是读书作用观:读书改变命运。它改变我们个人的“行走方式”、生活状态。二是读书品味观,读书没什么了不起。读书人也不要孤芳自赏。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走进人群,和谐处事,会做事,能共事。三是读书时空观,只有读才有时间读。“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四是读书结构观:在做杂家的基础上做专家。五是读书方法观:硬着头皮读,多本齐读,把书读薄,归类整理,与读者对话,沿波讨源。六是读书有效观,用思考与写作串起读书时收获的散珠。
天天都是读书日,处处都是读书地,人人都是读书师,每天都是4·23。
与同学“同学”,为“真教”而学。首先要放下架子,降格待己。把自己置身于学习者的位置上,揣摩初学者将会遇到的困难,以化解师生之隔,教学之隔。二是要跟学生进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同学式”心灵交流。三是要开拓、扩展彼此的已知领域。老师引领学生闯荡未知领域是职责所在,反过来,老师跟着学生去赶海也颇有意义和情趣。
教师要努力做学科知识的专家,为“真教”而学。一是让非正式学习常态化。不只是捧着书本才叫学习,坐车时翻看手机是学习,见到生活场景触发思考是学习,聚会时由某句话引起的联想也是学习。华东师范大学郑太年教授说,学校里、教室中的学习不过是学习的特例。二是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项目化学习,具有全域性,站在高处看得更广更远,因而项目化学习往往包含更多高阶学习的因素,有利于将知识结构化,有序化和长效化。
不做追风者,要做踏浪人。追风者是过于敏感的人,总是在分析、预判各种形势,从而患得患失,无所适从,耽搁个人的学问和事业。踏浪人是指踩着时代鼓点勇往直前而不落伍的人。与时俱进、“日新又新”的学习才是走出桃花源,走向远方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