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去年的湖边日记,不觉已有厚厚一本,已可成书。与前年第一本湖边日记可并列书架。接下来,仍与四季轮回同步记录,不去计划什么,而是随心走在当下。
或许,这已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不舍搁下,那就继续吧,继续在时光中边走边记录心灵中的湖边世界。也许就是简单那几物,却也是灵魂的舒展与心眼的清新浪漫。
其实,我的世界很简单,就如同湖边日记文字中反复写的那几物,蓝天、白云、湖水、树木、花草、小鹊、水鸭、小鸟、鱼儿、柳树、荷花、朝阳、夕阳、月亮还有影子。很少人间烟火,却也有情感的抒发,灵魂的滋养。
外面的世界虽丰盛,却繁杂,无法写出心灵的文章。只有在简单安静的世界里,才有心灵文字的流淌。正如自己的性情,不愿接触过多的人,只有闯进生命中喜欢的人才会去接触。人生一次一次蜕变,越变越简单,简单方更知珍贵的美好。
慎重拿出去年的湖边日记,随手翻看其中一页,看到湖边日记秋第一篇附言所写:
喜欢有关七夕的这首小诗《秋夕》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感觉这里面有自己的气息。凡是喜欢的事物,里面都有自己的气息所在。所谓,物以类聚。
-
好巧,与尾篇相映。常常会感慨冥冥中真有不可言说的神奇磁场,无论在文字方面,还是情感方面,不得不称奇感叹。许多事情都极为巧合,而事先不知。过后细细回味,好似心灵世界的剧幕,一幕幕从未知到已知,再冥冥中牵引去写未知,只要文字写出,就有剧幕,就有剧情的连续,文字的神奇可串连入生命的神奇中。想必与文字打交道的人们都有此感吧。
又翻至湖边日记春第五篇,正是现在的时光轮回,湖岸正春风,春天的气息完全苏醒,鸟儿归来,绿柳粉花,春光明媚,迎风放飞风筝。文字看着很舒心,这就是自己时光中的心。留作以后若干年看,仍会很欣慰、感慨。
再随手翻至春第七篇,阳春艳阳天,四月春天宛如初夏。怜惜新长成的柳条被折下;在清柔的蓝天下伸懒腰,把冬天的慵懒在春天释放…
写傍晩散步湖边,晚风中又见青翠柳枝飘扬,不禁感慨,仿佛做了一场秋冬的寒梦,一夜醒来,仍在散步的这一春景中。
人生亦是如此,如果不喝那碗孟婆汤,再一轮为人,前世记忆初醒时,是否会感叹上一世的经历就如做梦般?如同四季,人生似乎皆在梦境中轮回。
又看到这一段: 水棱纹流动向前,好似看到时光快速流走。想起《论语》里的一句话,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最智慧的人类对时间也毫无凌驾之力,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也无能为力,唯有珍视时光,珍惜所有,才不会空留遗憾。
…
翻看着去年写的一页页时光文字,在清澈心眼的同时,也在想,是否以后也能写出如此的文字 ? 暗思量,就算思绪与文字不能再像以往那般感动,也要一往向前,留下每一年的心灵足迹。
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生命就像一朵花,不知能绽放多久,就在绽放的时光中尽情绽放吧。
将湖边日记写下去,对自己而言,塑造内心的丰盈与清澈,是很好很好的。
去年湖边日记春十五篇,夏十二篇,秋十二篇,本拟定冬十二篇或十五篇,现春天的阳光愈来愈盛,步伐不能太缓,以十三篇为宜。只是想到第一本湖边日记春夏各十九篇,秋冬各二十二篇的盛况,不好意思笑了。也许,今年会更少,无碍,一切随心而为。心灵与生命都在自我调整中。
再提一下水润随笔,也与湖边日记第十三篇一同完成去年的篇章,总共二十二篇,还不是很厚一本,但里面的内容自己很喜欢,常常会回看欣赏。是的,做为忠实的第一读者,很珍视这些心灵的文字,也会好好珍藏。
过年期间已开始记录一九年的第一篇随笔。随笔是时光文字,常发出后,才知那一时段心路历程与现阶段的连接是怎样的,如此,也较有意义,可验证时光里发生的一些事情,时间是一切最好的证明。既使在如今快节奏的时潮里,时间也是检验一切的标准。
从一七年开始写随笔,一七年的水润随笔也是厚厚一本,有三十五篇,以二千字左右为一篇,因着重专注第一本湖边日记,未将此本随笔发出。较去年随笔,内心建设的文字偏多,去年以读书体会的文字多点,因读书笔札成了国学专集。今年继续,继续所有的继续,愿简单又丰盛地随时光记录心灵文字。
仍在随心的状态下,一步步漫走…
-
写完后言,翻看到一七年水润随笔第二十八篇,觉得有必要在此摘录此篇的首句:
循着自己的兴趣特长,好好记录自己的文心,致良知,知行合一。传播善知,同时提升自己。
所想人生,为自由、快乐、尊严与成就所成。
喜欢这句话,对自己微笑,一切都会微笑。
备注: 此篇写于一九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