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6 星期二 晴天
1、我不再孤单,我有伙伴啦!
今天最开心的事儿,是儿子的同班同学睿璇妈妈,给我发微信说:熠煊妈妈,请问您那个亲子日记,是软件还是手写的?
当我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我特别高兴,虽然在外面吃饭,我也不能耽误回信息,我告诉她我一直是手写的,是后来下载了简书和美日记,写了电子版的。我能感觉到睿璇妈妈也愿意通过改变自己,成长自己,去改变孩子,所以我邀请她进入亲子教育交流群,向更多优秀家长学习。而且我再也不会觉得孤单了,不再是我一个人写亲子日记!因为自己收获了,所以我想分享给更多的家长,每次把有教育意义的音频和文字,都忍不住发到家长群里,因为我当初也是看了别人的分享才开始的,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受爱,分享爱,传播爱,让更多的家长明白,想要改变孩子,必须先从自己开始,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所以从原件下手才是硬道理。
学校的教育很重要,但是家庭教育更重要!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我们用爱去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是孩子让我们走向成熟,一起成长。我们彼此成就着对方……
看到睿璇妈妈发来宝贝的第一篇日记,不但字很漂亮,表达的也非常有条有理,给宝贝一个大大的赞,太棒了。
其实亲子日记就是一个很神奇的魔法棒,它既可以无形的拉进亲子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当作一面自我反思的镜子。更是留给自己和孩子将来无价又充满幸福的礼物,这种爱的印记、幸福的足迹,难道我们不该把握住,把幸福永远的留在眼前吗???我觉得每天抽出半小时的时间,来记录幸福的时刻,非常值得,并且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幸福过后,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重温那种幸福,难道不好吗???
最后还想说:希望更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远比成绩更重要!
关系重于教育。
成长重于成绩。
身教重于言传。
相信就会看到!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教育从家开始,学校不过是帮一下忙。”
父母才是孩子的“活教材”,"你的行为,决定孩子的世界”。
因此,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家长还需要从“你怎么不……”的思维切换到“我应该要……”的逻辑上来!
所谓上行下效,
只有家长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上不断的提升,
自己家的孩子才能越来越好。
说一千道一万,你的孩子只是老师N个学生中的一个,
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已;
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2、老公凯旋归来,接风洗尘。
老公从新疆回来了!早上送完儿子,接到老公电话说马上进德州了,但是我已经出发上班了。下班回来他在休息,因为开车实在太累太累了!所以没舍得打扰他。我要接儿子的时候老公醒了,要和我一起去接儿子。我提议老公太辛苦了,还给我俩带了好吃的,今晚咱们出去吃饭,给你接接风。咱们去吃锅吧!
吃火锅的时候,我觉得那个女的服务员,胖乎乎的特别可爱,更重要的是时刻面带微笑,特别有亲和力。服务很周到,所以今晚用餐很愉快,心情特别好。
微笑是最能拉进人与人的距离,让人心情好。我们和孩子不是也一样吗?儿子总是说他们袁老师特别好,因为老师从来都是面带笑容的,而妈妈有时候很凶,而且有时候有点小暴躁。想想确实如此,当别人给我们脸色看,批评和指责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也是很郁闷的。别人给予表扬和赞赏、甚至点个赞,都觉得心里美美的,心情很好。孩子幼小的心灵又何尝不是呢????所以说,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鼓励和表扬,因为鼓励和肯定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今天已经坚持诵读父母规第95天了,可是短短的十二条,我还没有完全做到,有时候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去要求孩子,点评孩子。过后却又很自责,每一次气消了,儿子睡了,我又开始给他表白:我爱你我的宝贝,我知道你很努力,已经很棒了,是妈妈不知足……
从此刻起:我要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去爱我要求的样子;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从此刻起:我要成长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妈妈!
为自己、为将来更好的我们必须加油!!!!
3、今晚儿子开学后第一天写家庭作业。给予大大的赞!每天都做最好的自己。
晚上儿子写语文汉字。我说:好好写哈,我相信你写的很好。这时候欣欣妈妈发来一位同学的作业。写的特别漂亮,看家长的名字,而且是儿子的同班同学呢。我不得不说,那字儿,写的真叫一个“漂亮”!!!和印上去似的,简直无可挑剔啊!
我不自觉的给儿子说:儿子,你看这个同学写的好漂亮啊!好像还是你们班同学呢!
儿子说:“妈妈,你不是说不跟别人比,只跟自己比吗?”
我接着回答:对啊,我没有跟他比,我只是看到了,想说一下我的心情而已。看看我儿子写的,也非常漂亮啊!大大的赞哈!
儿子说:那你也给我拍照,发一个吧。
我说:行,我加在日记里,以后随时我们都可以看看对吧。我要向你学习啦!!
就这样愉快的,他开始读书,我开始写日记了。
个人感悟:家长的言行举止很重要,不一定哪里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就能触碰孩子的心灵。真是要谨言慎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