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姨夫是中国标本式的农民。他活着的时候,他的家是按照他制定的规则运转的。因此,他们一家生活得很有秩序。特别是我姨妈,一辈子生活在我姨夫为她安排好的生活里。因此,活得很幸福。
真的,在我姨夫的秩序里,每年他家的玉米棒子是全村中最大的。出产的茶叶是纯手工精品。养的猪牛羊膘肥体壮。……无疑,这一切得力于他勤劳能干。得力于他对农事的精通。得力于他对全家的统筹安排。诚然,他也肯定对家里一年的收入作最恰当地安排。每年的玉米大约收入多少斤,除去全家人吃的,除去猪鸡牛羊吃的,还可以出售多少斤,而每斤的市场价是多少,那么,玉米一年的总收入是多少。茶叶也一样,春天的茶每年一共可以产出多少斤,每斤大约多少钱,一年一共收入多少。除去春天的茶,别的节令的茶一年可以产出多少斤,每斤可以卖多少钱,一共又可以收入多少。还有猪鸡牛羊也一样,每年要养多少拨,哪一拨什么时候出售最赚钱,收入大约会多少,而到了冬天最后一拨的时候,因为春节快到了,就留下一些自己享用。除外,收入又会是多少。这样一整年的总收入是多少。一切都在姨夫心中,不用什么计算器来算,说不定计算器还没有姨夫计算的准确。如果当年的粮食市场价低,那么,他就转到养殖业上来,用自己的产出粮食多喂几头猪,多养几条牛,……如此,让一家人一年的总收入维持在平衡之内,或者略微有所提高。诚然,他也肯定计划支出。村子里的红白喜事该随多少分子钱姨夫拿捏得最准。 岳父岳母的寿辰该多少贺礼姨夫最懂。他一直跟我外公外婆别的女婿看齐。礼物不能多了,多了羞了别人;也不能少了,少了羞了自己。还有每年春节的时候他规定:家里那么多孩子只能轮流着缝新衣服。先从大的几个轮起,明年小的再缝。没轮到缝新衣服的,那么,在春节前几天,由他帮他们洗干净也就算新的了,等到年三十的时候,干干净净地换上,况且这样的安排有一个好处,大的穿不成了,由小的接着穿,大家都不愁没有衣服穿,而且还节约了那么点点钱。至于我姨夫和姨妈,那么每年至少得缝一套新衣服,因为做农活很伤衣服。还有小到细微的日常用品,他也会恰当地安排我的姨妈备好。什么时候该买了,买什么,他都一一二二地安排,反正,不会出现哪天又短缺了什么的情况。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支出就是我姨妈的零花钱。那,也是我姨夫安排好的。每六天一个赶集的日子,我姨妈就带着我姨夫给的零花钱到集市上去。诚然,我姨妈不得超支,如果超支了,那么无处拿,但是姨妈没有意见。不仅没有意见,而且满心欢喜。日子就这么过,过得踏实,过得充实,生命也就没有太多需求了。因此,姨夫跟姨妈的夫妻关系不一般。他们之间从没有大呼小叫,以至动怒、吵架,相反,他们总是彼此笑着。特别是姨妈总是对姨夫羞涩地说着话,而且说话的时候总是深情地看着姨夫。当然,姨夫也用那种眼神回望着姨妈,好像全世界只有我姨妈一个人一样。最难得的是姨妈年长时跟年轻时一样,就那么羞涩地说话,就那么满含深情地看着姨夫。确实,他们这份夫妻之情,无处可寻。
因此,姨夫走好多年了,姨妈还时不时向遇见的人倾诉,说到动情之处忍不住流下伤心的眼泪。她总是说,从今往后要到哪里去找寻姨夫。院里的哪个石头不是他镶嵌的?土地上的哪个土坷垃不是他捣碎的?家里哪里没有他勤劳过的痕迹?这么大一个家没有他就没了主心骨。说真的,每每听到姨妈这样哭诉的时候,我确实为姨妈难过。姨夫这一走,不仅姨妈这几十年朝夕相处的恋情不存在了,最难过的是姨妈没有姨夫的生活如何安生。确实,姨妈一辈子都是生活在姨夫为她安排的生活里的。无疑,这样的生活让她安心,让她安生,而姨夫这一走,她要到何处去寻找那些连金钱也买不到的情感。
如今,姨妈老了,但是她身子骨依旧硬朗。当然,她的哭声渐渐少了,渐渐淹没于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