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大学,对我们很多人而言,确实一个崭新的世界,不再像此前一样整个生活都是以考试、以分数为方向,我们突然间有了诸多选择。而之前聊的各类校园组织等待我们自由选择加入,只是选择的开始。
我记得大学期间,在辩论队时一场比赛的辩题,正方是“选择越多越幸福”,反方是“选择越多越痛苦”,很多时候过多的选择,反而给我们带来迷茫。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会感觉到迷茫,我自己大学时期也是如此,然而毕业后发现,迷茫并为消退,反而一直陪伴着自己,例如最近,我就在思考,自己做的事是否有价值,公司的使命是帮助大学生成才,可我真的给了大学生多少帮助呢?一切的迷茫在于自我认知不清,因此在大学我们需要重新的认知自己。此前由于社会现状,家长、老师以及我们自己,看的都是分数,几乎所有人都有唯一的比拼标注,而从大学开始,这一切都将不同。
我是谁?
这是一个颇带哲学意味的话题,同样这是一个角色定位和角色认知的问题。对“大学生”这一角色,如果自己的理解都模糊不清,就不可避免会出现角色错乱,“University”则成为“由你玩四年”,大学人生有可能成为“大混人生”,不知不觉浑浑噩噩度过四年,什么都未留下。
我来大学做什么?
来到大学干什么,不知道多少人思考过,这是个主题定位和态度问题。你是单纯求学,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修身求学,一心追求真善美?你想成为单一型人才还是当复合型人才?而关于心态是被动求学还是主动奋斗?还有人受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来大学就是为了扩充人脉,结识朋友。选择不同,最终你在大学期间的收获也将不同。
我到哪里去?
很多刚进入大学的同学,都不会去思考这个定向问题。正如之前说的,进入大学只是一个新的开始。你将来是赶快毕业直接工作,还是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想要从事当下火热的互联网行业,还是去专业对口的传统行业?或者说不想工作,也不想深造,而想要走上创业的道路。不管怎样选择,改变命运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里,成功的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
进入大学,我们需要对生活、学习、追求等有自己的想法,主流固有其道理,但没必要以主流的观点来引导自己,适合他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要相信自己所选的路。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往往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事先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很有必要的。规划好目标,就有了引导自己的方向。比如给自己定下,好好学英语的目标,可以细化为,一定时间达到一万的词汇储备量,一定时间通过四六级考试,有了目标和方向,路才更好走。
人在忙碌中,总需要偶尔停下思考,去思考、去认知,看看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进入大学,确实是我们很多人,独立自主尝试各种选择的起点,不再受到过于强制的约束。而这时其实会发现影响选择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视野,不同的视野,站在不同的高度,必然影响你做出不同的选择。而提高自己视野最佳途径,在我看来就是阅读,读书可以快速的提高你自身知识储备,并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不再人云亦云。而阅读之外,就是找到自己适合的圈子,找到能够帮助到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