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晨读题目是如何用创业思维,武装个人成长?
讲到了三点,分别是自私、外包、设计。
1.自私
在经济学里,一直假定人是理性的。
为什么?
因为人性总是利己的。
哪怕是那些最高尚、最无私、最具有同情心的人,他们在做着那些高尚、无私和具有同情心的事情时,也是为了追求一种内心的满足。
如果没有这种内心的满足,他们便没有理由做这些高尚、无私和具有同情心的事,因此,人是绝对自利的,这一点不因某个人的利他行为而改变。
比如说本书的案例,美则公司把「为地球好」改成了「为自己的健康好」,把「农药对环境有害」改成了「农药对健康有害」,发现这样一来消费者会更愿意、主动地去选择绿色产品。
再比如说,在文案中,我们能提供一流的服务VS你能总有一流的服务,哪个效果更好?
前者在自嗨,后者更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因为人总是更关注自己。
还有一个例子。
一家餐厅里,大家都在座位上吃饭聊天,气氛十分安静。
这时有个孩子突然在餐厅里跑来跑去,还大声说话叫喊,而坐在一旁的妈妈却无动于衷,于是餐厅服务员过来跟这位妈妈说:“请您看好孩子,不要在过道上乱跑。”
本以为这位妈妈会立刻制止孩子的行为,没想到她却说:“小孩天性就这样,由他玩好了。”
过了一会,服务员又来了:这位顾客你好,现在这个时间点是饭点,过道里经常传菜,孩子在过道上跑很危险,为了避免烫伤孩子,请你把孩子看好。
妈妈听了,赶紧把孩子拉过来不让他动了。
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指出,
正是因为每个人的自私,整个社会才得以顺利运转。
2.外包
把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外包出去,自己集中于擅长的领域,这是高效工作的一个锦囊。
在外包时要考虑两个问题:
什么能外包?什么不能外包?
公众号遇见小mi创始人杨小米在文章中提到过:在生活上,她请了阿姨来帮忙做家务,这样她就有更多的时间精力集中创作了;在工作中,她有助理七荷负责内容排版。
她的核心是内容创作,倘若她将内容创作也外包出去,那遇见小mi公众号也就没有杨小米啥事了。
记住:你的核心竞争力来生产的部分不能外包。
3.设计
看过一部韩国电影,名字忘记了,只记得男主角一天换一个模样,对家具颇有研究。他做的椅子桌子都是根据客人按需制作的。客人的身高、腿长、偏高等都会作为他设计桌椅的原始资料,他会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科学且让客人格外舒服的桌椅。
因为他的定制设计,他的桌椅收获了口碑。
他的设计颇受喜爱,在于他按需定制,每一个客人都是唯一的。
设计思维,从需求入手会实现多种可能。
一点感悟,希望能够带给你启发。
参考书目:《美则传奇》[美] 艾瑞克·莱恩、亚当·劳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