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再看毕啸南老师的书《在你们离开以前》时读到:记忆中,妈妈平日里特别爱笑,总是隔几米远就能听到她“哈哈哈”的招牌式大笑声,脑中就有了这个画面。然后就带入我妈妈的脸却怎么也想象不出来。才发现,在我的记忆里,妈妈好像从来没有开怀大笑过。
我妈妈的老家住在淮河边上,高中没有上完,因为几十块学费的原因便辍学了,听她说,辍学后她跟车卖过煤,后来自学拿到了会计证便在一家工厂做会计,后来就遇到了在工厂帮爹爹(我们这儿把爸爸的爸爸称作爹爹)带班时的爸爸。听妈妈说那时很多阿姨喜欢我爸爸,还有的追到了家里,因为我爸爸年轻时很帅(我可以作证)但是我妈妈不喜欢他,因为有一次我爸故意靠在门口,堵住了我妈的路,由此我妈妈就觉得我爸吊儿郎当不像好人。后来带班结束我爸就消失了(他后来回去上自己的班了)。
平静了没多久,家里要给我妈妈介绍了相亲,到了发现,对方是我爸,缘分就是这么奇妙的东西。我妈不想嫁,奈何那个时候我妈不好意思和父母说喜不喜欢的话,于是半推半就的就结婚了,婚后我妈回娘家,我姥姥说她当时一直在等我妈说不愿意。
小时候在我的印象里,我妈妈一直很漂亮且时尚,鹅蛋脸,脸小小的,一头齐肩的卷发,虽然嫁到了农村,但我妈每天上班会画着淡妆,踩着高跟鞋骑七八公里的自行车去上班。
她有两件很漂亮的旗袍,颜色淡淡的,布料是冰冰凉凉的那种。是她自己做的,小时候我经常会偷偷拿出来比划着,想着等我长高一点就能穿了。现在也不知道那两件旗袍哪里去了,我怎么也想不起来。
直到有一次我妈抱着我不小心摔倒了,其实我并没有受伤,但从那次之后我妈妈就再也没有穿过那种很高的鞋了。
我记忆里最美好的画面就是院子里的三颗柿子树,夏天的时候阳光下满眼翠绿,我妈中午下班回来会在最左边的那颗树下停车,一边对我招手,一边去拿车篮里好吃的给我。每天都盼着这种惊喜,那时我觉得我妈和她的自行车是发着光的。
我的童年是被爱的。
上幼儿园之后的两年,由于一直生病,我妈觉得是她没有照顾好,就辞职在家做全职妈妈了。没怎么种过地的小身板开始学着干农活,一干就是几十年,她的那些漂亮衣服就一直整齐的叠放在衣柜里,怎么遮太阳也抵不住皮肤渐渐被晒黑。小时候我妈也忍不住跟我抱怨过,说她是为了我才不上班的,其实我懂,但是,这句话向烙印一样,反而给我的血液里留下了一些反抗的因子。
总之,不工作之后,她身上的精气神越来越暗,眼角的皱纹越来越多,手也是越来越粗糙。感觉她变了一个人一样。这也是造成我这么大一直没结婚并决定丁克的原因,因为我在婚姻中看到的是不快乐。
消失了笑容的妈妈依然一直尽力的爱我,但是我真的感受不到轻松和愉悦。
我的愿望就想书中写的那样:
青春从来不晚。
请你们为自己而活。
让我们各自精彩。
这是我们父母儿女一场,彼此间最好的命运与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