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量气温》教学反思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气温计的正确读写方法,这节课就要开始实战,学会使用气温计去测量一天的气温,并由此发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聚焦提问,你认为一天中气温是恒定的吗?继续追问,那是怎么变化的?让学生暴露前概念,学生都知道一天的气温在变化,那最高温最低温出现在哪个时间段,学生普遍认为是最高温是中午,最低温是晚上。那就自然引出,我们需要去测量气温寻找答案。
探索部分,气温计该怎么放?这里播放了视频,顺便巩固了如何正确读数。接着,一天中该怎么去读数,大多数学生都说的早中晚各测一次。最后提问,选的时间点越多测出来越准确还是越少准确。大家都能说出选的时间点越多越准确。接着告诉学生,我们统一选五个时间点,但是告诉学生不局限于五个点,也不局限于整点,同时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接着教学生绘制气温柱状图,这里我是在黑板上做演示,告诉大家绘制的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柱状图看出气温变化的趋势。
拓展部分以视频播放:了解气象站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视频里面提到“体感温度”,大家都特别感兴趣!我正好以自身经历,给大家讲述我在北方冬天和南方冬天的感受,让大家注意到影响体感温度的因素,除了气温还有湿度。
二、 赛课研讨感悟
之前关于听赛课的心得已经写的比较详细,这里就浅浅谈谈今天教研与优秀的老师们交流的一些新感悟。
1. 关注学生、学情。
几个老师反复提到学情。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中重要的因素之一,设计的内容一定是要学生能理解能消化的,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的。
2.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
科学课实验课偏多,那很多学生都是云里雾里,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成为了任务执行者,没有真正思考:我为什么要做?我的目的是什么?其实也和第一点有关,要关注学生。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3. 关注学生思维提升
如果学生只是执行者,可以说有动手能力提升,但并没有思维的提升。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我们科学课堂的重点。要学会在设计课堂的时候,还是那句话关注学生!!!
4. 关注课堂氛围,注意教师语气
就算是有完美的教学设计,没有教师的调动,那也是枯燥的。语言的力量是强大的,教师本身就具有很强大的魅力,教师可以让教学设计锦上添花。所以,教师的语气至关重要,可以调动课堂氛围,也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语言的表达,我想是我一直需要学习努力的方向。
以上四点就是我今天最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