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遍读好书,有如走访著书的前代高贤,同他们促膝谈心。——笛卡尔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劝学篇
中国古代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以激励士子努力学习、参与科举考试,其中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耳熟能详的句子,意指读书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可以获得豪宅名驹,可以获得如花美眷,可以获得寻常人难以拥有的一切物质享受。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则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因此,阅读能塑造人的性格,可形成“隐性资产”,绝对是合算的长效投资。
《培根随笔集》(选段)谈读书,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
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则使人善辩”,与其说阅读塑造人的性格,不如说阅读塑造人的思维。“天才”之所以有别于常人,除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专注与努力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别于常人的思维方式。
方法篇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自有一套读书方法,如诸葛亮“观其大略”、陶渊明“不求甚解”、韩愈“提要钩玄”、朱熹“熟读精思”和“三到”、苏轼“八面受敌”等。
美国学者、教育家莫提默·J.艾德勒在其著作《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系统介绍了各层次、各类书籍的阅读方法。现代流行的一些阅读方法,如“杠杆阅读术”“拆书阅读法”“速读法”等都有较强的针对性。
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其著作《谈谈方法》中写道:“遍读好书,有如走访著书的前代高贤,同他们促膝谈心。而且是一种精湛的交谈,古人向我们谈出的只是他们最精粹的思想。”
宋代文豪欧阳修曾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美国学者、教育家艾德勒提出了著名的“阅读的四个层次”,即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和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
近代中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学者邹韬奋在谈到自己的读书经验时说:“特别为自己所喜欢的,便在题目上做个记号,再看第二次,尤其喜欢的,再看第三次,最喜欢的,一遇着偷闲的时候就常常看。”他的这种阅读方法就被归纳为“分层次阅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三重境界为时人乐道,甚至已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用于阅读的层次也非常合适。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梁书》中记载简文帝“读书十行俱下”,《晋书》中记载:“符融下笔成章,耳闻则育,过目不忘。”
宋代罗大经所撰《鹤林玉露》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到了近代,著名学者胡适在“三到”的基础上加了一个“手到”成为“四到”,于是形成“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的读书方法。鲁迅又在“四到”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脑到”,总结为“五用”。
杨绛在为《钱钟书手稿集》所作序文中写道: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有一本名为《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亨利·希金斯著)的书,书的原名直译为“怎样真的谈论你没读过的书”。这本书事实上是一本文学评论性质的书,介绍了许多容易成为话题的文学作品,作者的意图是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这些作品。
一个名叫王庠的读书人在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时,向苏轼请教读书方法。苏轼写信回复他,给了他一些应试的建议,并提醒他读书并无捷径,要靠平时努力积累,同时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苏轼自己读《汉书》时就用到了这一方法:“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清末学者李慈铭称赞这种读书法“诚读书之良法也”。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中也提到将这种“八面受敌”的思想用于研究中国革命。
阅读的效用广受关注,由此产生了许多以效益为导向的阅读方法,日本作者本田直之的“杠杆阅读术”便是其中之一。本田直之在其作品《高效阅读法》(原名《杠杆阅读术》)中提出了“杠杆阅读术”
赵周 《这样读书就够了》中提出的阅读方法。作者认为,参加高价的商业培训是一种低效且高成本的学习方法,不如阅读一本书并拆为己用来得实用。
参考文献
《如何阅读一本书》轻阅读编写组编著.—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