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卢森堡的工程师来公司协助我们建设二期项目,这两位加起来400多斤的大叔,在今天晚上即将要离开我们伟大的共和国了。但在离开前,两位大叔居然提出说他们在国外看到过大芬油画村的广告,觉得那里的油画非常漂亮,想到大芬去走一走,让我和一个女性同事陪同。这不是什么难事,可是我的这位女性同事偷偷拉我到天台(真的是天台),表情甚是深思,问我:你说我们一会需不需要帮他们砍价呢?毕竟在大芬,如果看到是外国人购买,肯定会被人当水鱼的。
这个问题倒是把我给难住了,如果是国产同胞们去买,我肯定是支持砍价的,这毕竟是国人的习惯嘛,而且商家在出价前肯定是已经预留了让我们砍价的那部分价格的,可是,这两个外国人,到底需不需要帮他们砍价呢?我想了一下,对她说:不用。
从广义的民族主义来说,我是个爱国主义人士,虽然表面不是非常明显,但是我的内心是很坚定的。而这两个外国人需要去购买的这些油画,都是大芬的画师们一笔一笔地画出来的,凝结着他们的心血和期望。据我所知,很多大芬的画师都是非常艰苦的,他们租赁一个阁楼,然后开始创作,他们创作出来的油画销往世界各地,但是他们的生活却依然给人感觉窘迫,并非是他们的才艺不足,实在是竞争过于激烈,一届草民,想要扬名立万,谈何容易。因此,我是不赞成帮这些外国购买者砍价的,我更愿意劝导他们购买,为他们道明油画之所以值这个价格的原因。艺术的价值往往不是可以用量化来衡量的,有时候连质都无法衡量,只是看艺术的角度是否对购买者产生了冲击或者共鸣,心理价格很重要。
我突然想起小学时期学习的叶圣陶先生写的《多收了三五斗》,描述农民们在丰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惨的厄运。为何会想起这个呢,我个人其实还是满怀骑士精神的,大芬油画村我经常去,除了带朋友去,自己去主要是喜欢里面充满艺术的气息和静逸的氛围。我看到许多的画师在小巷子里拿着画笔在一笔一笔地从无到有勾画着一幅精美绝伦的画,听他们说一幅普通的油画如果纯手工画,最少也得3-4天,肖像画则需7-10天,这需要多大的心血呢。如今制度改变,社会进步,人们也丰衣足食了,但是,这些靠着自己的技能营生的画师们,难道应该重蹈《多收了三五斗》里所描述的丰收的农民的覆辙么?
我不赞成为外国购买者砍价并非我认为他们比较傻气,比较容易骗,而我是想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智慧也是有价值的,中国人民的艺术也是有价值的。当然,或许你们也可以认为我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但无论如何,我觉得这是我能为大芬画师们唯一能做的一点点贡献了。
结果,我和同事带着这两个外国工程师采购两幅画,一幅1.5mx1.5m的抽象画,售价¥4500元;另一幅是2mx1m的仿古名画,售价¥2500元。没有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