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来源网络
国庆长假已经结束,也许你在国庆期间已经看了好几部大片,不过以下这几部电影非常经典,也推荐给你,有时间可以看看,说不定哪天可以治愈你。
01
《帕丁顿熊》
《帕丁顿熊》有1和2两部,第一部讲的是一只来自秘鲁的小熊,在家乡遭遇地震之后,受露西婶婶之托来到伦敦生活,被布朗一家收养,之后发生了一系列奇特又感人的故事。
第二部讲的是帕丁顿熊在露西婶婶100岁生日前夕,想工作赚钱为她买来伦敦风景画册,最后画册却被坏人偷走,含冤入狱,在监狱里发生的一连串有趣故事。
尽管善良的布朗一家非常喜爱帕丁顿熊,但初来乍到,小熊也会受到各种歧视和不解:
比如第一部中不喜欢动物的老邻居,一直想赶他离开;
还有想用动物活体做标本的变态女博物馆长,利用各种方法杀害他;
比如第二部中栽赃嫁祸他偷窃的邻居,最后使他冤枉入狱;
还有监狱中做饭难吃到想吐的监狱厨师,想把他揍扁;
……
但不管别人怎么对他,帕丁顿熊总是相信露西婶婶告诉他的那句话:善良的人总是会有好报的。
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善待温莎花园街区的每一个人,即使刚开始他们不理解,也为他们做善事。慢慢的原本冷漠的温莎花园变的友爱,温暖,大家都喜欢上了这只小熊。
而在监狱,帕丁顿熊也用他的友善对待这些被社会遗弃的人,他待人真诚,却也有自己的原则,在受到冒犯的时候会不卑不亢的用“熊瞪”表达自己的不满,最终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把冰冷的监狱变成了温暖的集体宿舍。
“如果你善待他人,世界就会变得美好”。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质,多去挖掘人性中好的一面,这个世界的温暖也会多一点。
02
《一条狗的使命》
影片讲述的是一只叫贝利的狗狗被小男孩伊森和妈妈救下,从此跟他们生活在一起。
这只贝利似乎比人还通人性,在陪伴小男孩伊森成长中,他知道比伊森的父母还洞悉他的内心世界,知道他的喜怒哀乐。
遇到喜欢的女孩子,贝利会用他的方式鼓励伊森主动出击;遇到挫折低落时,贝利也会鼓励伊森乐观的面对人生,甚至找来已经分手的女友共同陪伴伊森走出人生暗淡的时期。
然而狗和人一样,也有终老病死,贝利离开人世后灵魂却依然存在。尽管之后贝利重新转世变成了一只警犬、又有一世成为了一只柯基、还有圣伯纳犬,但他的灵魂一直清晰的记得,他要寻找伊森,那个他心中永远的主人。
直到第四世,他终于找到了已经步入中年的伊森。尽管伊森已经年迈,但那个熟悉的农场,伊森身上熟悉的味道都让贝利兴奋不已。
起初伊森并不知道眼前这只一路追随他的狗就是贝利的转世,但他们小时候“默契”的接球方式,还有伊森叫他“你是不是狗老大?”时候,贝利积极的回应,突然让伊森明白,原来眼前的狗就是贝利,他一直没有离开过。
整部电影虽然是讲人和宠物的感情,但其实一直围绕着一个主题: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影片的最后,贝利道出了这个意义:
当了几辈子狗,我终于明白了,首先要开心,只要有可能,就竭尽全力去帮助别人,舔你爱的人,对过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脸,对未来也不要愁眉苦脸,只要活在当下。
其实从影片的角度来说,狗比人更通透,正如贝利:“有时候我觉得思考生命的意义完全是浪费时间,倒不如好好享受生活,别管它什么意义。”
开心,有爱,活在当下,这就够了。
03
《流浪猫鲍勃》
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
影片的男主角詹姆斯(真人叫布朗),年幼时父母离异。由于频繁更换城市,小时候詹姆斯经常遭遇校园霸凌,后来索性退学。
无法融入父母生活的詹姆斯选择了长达10年的流浪生活。他酷爱音乐,靠街头弹吉他卖艺谋生,但不幸染上毒瘾,从此就像一具行尸走肉。
在生活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他的戒毒医生为他申请了一间救济房,并告诉他也许这是他此生最后的一次机会了。
或许命运女神还不想放弃他,就在詹姆斯入驻当晚,一只胖乎乎的橘猫从窗口溜进了房间。
起初詹姆斯觉得这是哪家走丢的小猫,第二天把他放走了。但神奇的是,不管把他放到哪里,这只小猫依然会回到詹姆斯的家里,于是给这只猫起名:鲍勃。
鲍勃有些受伤,在掏出仅有的积蓄为鲍勃买药后,詹姆斯发现自己再也没有钱活下去了。
从那一刻开始,詹姆斯振作了起来,为一只猫的生活负责,他重新开始靠弹吉他卖艺,这次是带上一只猫鲍勃。
意想不到的是,带着鲍勃的演绎,街头越来越多的人停下脚步看詹姆斯唱歌,越来越多的人向他投洒硬币,还有一位老奶奶定期给小猫礼物,因为她曾经也养过一只可爱的小猫。
期间詹姆斯带着鲍勃游走在大街小巷,赚到了足够的生活费,也赚到了重拾正常人生活的底气。后来他戒掉了毒瘾,重新开始了新生活。
“詹姆斯和鲍勃组合”的演唱视频被很多路人传到网上,这些视频在网上的点击量突破了500万。
一位作家正巧看到了他们的视频,并联系上了詹姆斯,把他的故事写成了畅销书《流浪猫鲍勃》。
影片的最后詹姆斯说:这只猫就是他的救命恩人,他就像一束光,在他黑暗无望的世界里带来了一线希望。
其实影片中,还有很多人帮助了詹姆斯,那位戒毒医生、詹姆斯的邻居、给猫送礼物的老奶奶、还有那位作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千万不要小瞧自己,多给别人一个机会,也许能改变他的一生。
04
《遗愿清单》
这部影片相信很多人即使没有看过,也听到过。影片讲的是一位自命不凡的富翁和一位平凡的汽车工人,因为突如其来的疾病,不得不住进同一间病房。
汽车工卡特回想年轻时,自己能进入社区大学已经是人生的“高光时刻”,但当时因为家境贫穷和怀孕的妻子,自己不得不在深造和生活中做出选择。
他觉得当时唯一的选择就是汽车修理工,为了家庭为了生存,一干就是40多年,而且一手把自己的3个小孩培养成了:税务律师、工程师、小提琴手。
得知宣判癌症后,才不得不停下手头的工作,但上有老下有小,停下来,生活会怎么样?
另一位身价上百亿的富翁科尔,自称是公共健康方面的专家。戏剧性的是,他上一秒还在为节省医院经营成本设置一房两床的做法被质疑,面对质疑他高举支票说:“我开的是医院不是疗养院。”下一秒自己就住进了自己的医院与汽修工卡特共处一室。
身份地位和财富如此悬殊,起初科尔希望动用自己的关系换一间病房。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想通,决心与这位命运安排的伙伴一起完成一张遗愿清单,让此生不留遗憾。
两位老人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周游了大半个世界:千米高空跳伞、登顶金字塔、行走沙哈拉沙漠、游览泰姬陵、领略雪山、裸泡温泉……
在旅途中两位老人进行了灵魂对话,共同探讨人生价值,当卡特找到了人生真谛时,他选择结束旅行,回家。
最终离世的时候,卡特平静而又安宁,他应该很庆幸人生的最后时刻没有只躺在病床上,而是游历千山万水,感受此生从未感受过的风景,获得了心灵上的救赎,也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大部分人直到人生的最后旅程才会去思考此生的意义,希望没有遗憾,但之前为这个不留遗憾的付出似乎少之又少,希望通过电影,每个人可以把自己长期以来觉得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列上自己的议事日程,不要留有遗憾。
正如电影里说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答案众说纷纭。有人说要看他留下了什么。有人认为要看他的信仰。有人说用爱来评价。还有人说人生根本没有意义。我觉得可以从那些以你为镜的人身上,看到你自己人生的意义。
05
《触不可及》
一个因为偷窃被捕入狱的无业黑人,为了获得保释必须要得到一个工作签名;一个是社会名流,开玛莎拉蒂,住城堡,社会地位高,却因一次跳伞意外瘫痪的富豪。两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却成为了终身知己。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意外瘫痪的富豪菲利普需要招聘一名全天候的护理工,面试了很多人,始终没找到满意人选。
正在这时一位保释出狱的黑人德瑞斯走进了他的公寓,声称自己并不是想要当一个老人的护理工,只是需要一个签名而已。
举止鲁莽,说话粗鲁的德瑞斯,差点被富豪的女管家赶出去,但却被富豪一眼相中,让他来挑战这份高薪工作。
喂饭,帮忙洗澡,换尿袋和插尿管,甚至还要帮忙排便。刚开始德瑞斯搞的一团糟,他想立刻辞职。
但进监狱后,他儿子不再理他,他也付不起前妻的抚养费,更是居无定所,被前妻剥夺探视儿子的权利后,德尔不得不再次找到富豪。
一次深夜的人生探讨,让两个人的距离感一下子拉进了。德尔的父亲就是个盗窃犯,他在监狱见到儿子的那刻居然说“这才是你的归宿”这种话,处于社会底层的德尔从未被尊重。而菲利普也因为跳伞痛失爱妻一直无法原谅自己,活在痛苦中。
从此,德瑞斯开始认真对待这份工作,也认真对待这位富豪,别人看中的是他的钱,德瑞斯却把他当朋友一样。
最终富豪激发了德瑞斯对生活的热情,将德瑞斯无意中画的画卖出了11000欧元,并告诉他这是正当的劳动所得。
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人尊重,德瑞斯不仅和前妻孩子重归于好,最终还成为了一名汽车修理工。
而富豪也原谅了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再次找回了人生的意义。
摒除种族、社会地位、年龄的界限,平等对待他人,给人机会的同时也是给自己机会。
06
《十月的天空》
这是一部很老的影片,但却非常励志。
一个出生在煤矿小镇的男孩Homer,尽管学习成绩非常不好,但他却因为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时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深受触动,萌生了想要制造火箭的想法。
但要知道Homer的父亲是一座煤矿的负责人,他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接替他的工作,要知道在这个小镇上,采矿是唯一可以谋生的手段。他并不支持Homer造火箭。
而一开始Homer从爆竹中取出火药放到了手电里,他以为可以飞得很高,但是却炸飞家里的篱笆墙。尽管失败,Homer没有死心。
后来,他和三个同学一起步行八英里到了一个不属于公司的地方实验。经过多次试验,成功地发射了一枚。不过,好景不长,发生了一场森林大火。警方认为这场大火是由他们的火箭引起的。四个人因为年龄较小没有进监狱,但工具和材料被没收,不能再做火箭了。
之后,Homer一家祸不单行,矿上出了矿难,他的父亲受伤了,不能继续工作挣钱。Homer就只好按捺住火箭的事,退学下矿工作。
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下,Homer开始正儿八经地研究《导弹设计原理》,学习数学,根据书中的射程公式计算,发现他们的火箭根本射不到起火点。
Homer和他的朋友在实地测量后,找到了他们的火箭残骸,也找到了引起火灾的元凶--航空照明弹,这不仅证明了他们的清白,也获得了学校的支持。
电影的结局是男主人公Homer参加了全国科学大赛,并获得第一名,拿到了大学奖学金,顺利读了大学。最终成为了一名NASA工程师,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
电影虽然剧情有些老套,但从一名学渣到火箭工程师,男主人公Homer没有因为父亲的反对,被冤枉、受到嘲笑、家庭变故而放弃梦想。反而冲破阻碍坚持梦想,这样的故事给人力量。
07
《憨豆的黄金周》
憨豆系列电影大家都不陌生,但这部黄金周真的挺适合这次的十一黄金周。
影片依然延续憨豆先生搞笑无厘头的风格。
这次厌倦了伦敦阴雨天气的憨豆先生,梦想能在法国南部的沙滩上美美地度上一假。正所谓傻人有傻福,假期前夕,憨豆先生突然中了彩票的头等奖,奖品是免费前往戛纳电影节,还有2000欧元奖金和一台摄像机。
原本打算带着这台中奖得来的摄像机好好享受自己的黄金假期,没想到途中偶遇俄罗斯知名导演,还误打误撞的带走了导演的儿子斯捷潘,差点成了通缉犯。
影片的最后,憨豆先生自然是顺利进入了戛纳,不仅把斯捷潘送到了他爸爸的身边,还帮助半红不紫的好莱坞女星莎宾娜出名。
其实憨豆先生给人的感觉一直是傻乎乎和无厘头,就像他开车永远只会横冲直撞,走路也永远是车让他。
他的世界看得的永远是一条直线,尽管憨豆先生的生活中总是意外和状况,但他从来没有逃避过,也从来没有沮丧过,总是踏着困难和挫折,冲着这个目标去。
就像影片中他会为了一张飘走的车票,从小镇、集市一路追到养鸡场,也会冲着海滩,不管前面有什么障碍,一直朝前走,丝毫没有犹豫。
比起让人想打瞌睡的大导演的艺术呈现,憨豆先生用他的DV记录下这些淳朴的镜头,却在戛纳电影节大受欢迎。
去伪存真的东西最能打动人,名利金钱会蒙住人的眼睛,而纯真的东西也许正是我们心中追寻的那个天堂。
08
《白日梦想家》
这部影片是著名喜剧演员本·斯蒂勒自导自演的影片。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出演过《拜见岳父大人》、《博物馆奇妙夜》系列,还为《马达加斯加》配过音。
影片讲述了主角沃特.密提在一家名为《生活》的杂志社工作了16年,每天的工作就是洗印胶片,重复的工作简单又枯燥,这造就他内向的性格,甚至无法跟心仪的同事谢莉尔开口搭讪。
但表面死板的沃特其实是个梦想家,他时常面对现实幻想着自己的英雄事迹:
在坐车时,他幻想自己成为救火英雄,却错过了班车;
上班期间,他幻想自己与爱慕的谢莉尔勇闯北极,却遭到上司的愚弄;
与上司一起坐电梯的时候,他也幻想和自己的上司大战,争夺弹力男孩,却遭到上司无情的嘲笑
……
在幻想的世界里,沃特是自己心目中的盖世英雄,但在现实中,他却是别人眼中的笑柄。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生活》杂志面临被收购,他们即将要做最后一期杂志,而沃特负责杂志的封面,老板希望最后一期杂志能爆红。
一位与杂志长期合作的摄影师肖恩希望用自己的25号照片做杂志的封面,他认为这张照片能表达这家杂志社的精髓。
作为这么多年的合作伙伴,摄影师也在沃特生日当天寄给他一个钱包作为生日礼物,表示合作愉快的感谢。
当沃特发现25号照片并没有在照片盒子里,而杂志马上就要印刷了,于是他打算去找摄影师亲自要到这张25号照片,于是踏上了真正的冒险之旅,冰原、大海、喜马拉雅山……。
沃特最后找到了摄影师,却被告知,25号照片其实就在他送的那个钱包里面,原来自己一直追逐的东西就在他身边,但沃特却把他扔进了垃圾桶。幸运的是母亲捡回了儿子的东西,并在沃特回家后把钱包还给了他。
经历了大千世界,沃特的世界观都有所改变,眼前的这张25号照片已经显得不重要了,他把照片交给了16年来一直嘲弄他的上司,然后辞职。
最终《生活》杂志最后一期出版,封面不是25号照片,而是一张沃特认真工作的照片,标题是:最终刊,献给造就本杂志的人。
我们内心总是希望此生能造就一些非凡的成就,但不敢表露心声,还是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害怕哪天跨出舒适圈一步,会引发不安全感和内心的恐慌。
其实,每个为生活奋斗的人都值得被尊敬,你的工作经历也远比你想象的更有价值。与其做一个白日梦想家,不如拿出勇气把梦想变成现实。
正如钱包上的那句话:认识世界,克服困难,洞悉所有,贴近生活,寻找真爱,感受彼此,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09
《叫我第一名》
这部电影,也许会让我们关注到这群人——妥瑞氏综合症患者,俗称抽动症。
电影的男主人公科恩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这种疾病导致他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抽动脖子,还会发出奇怪的声音。
这些奇怪的行为让他成为周围人冷嘲热讽的对象,学校老师经常批评他作怪,连他的父亲也一度嫌弃他的各种行为。
和《阿甘正传》的阿甘同样幸运的是,科恩有个好妈妈,在他被老师赶出课堂,劝退回家时,只有他妈妈坚信他不是故意的。妈妈带他去图书馆找答案,终于发现原来他儿子得了一种病,叫妥瑞氏症。
但令他们母子绝望的是,这种病根本治不好,尽管无法医治,科恩的妈妈却始终相信科恩是个正常人,有权利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在一所新学校,科恩第一次找到了自信。原因就是新学校的校长在了解到真相后,给了科恩一个机会,向大家解释自己患病的真实情况。校长的尊重在科恩心里种下了当一名教师的梦想。
大学毕业后,因为妥瑞氏症,去各个学校面试时总会遭到拒绝。几十次面试碰壁,各种的惊讶、介意、怜悯、无能为力如洪水般把他击垮。科恩开始垂头丧气,觉得老天爷对自己不公平。
继母的一番话敲醒了他:“你有教学的天分,不是因为克服了妥瑞氏症的障碍,而是因为妥瑞氏症。”
这么多年他一心想要打败妥瑞氏症,但从未想过正是妥瑞氏症让他成为了今天的自己,妥瑞氏症对他来说不是敌人,而是一个朋友。
科恩终于释怀,接纳了自己,接纳了妥瑞氏症,也找到了一所愿意接受自己的学校,在他正式任职的第一年,就获得了年度最佳新进老师奖。
与其说这是一部坚持追逐梦想的电影,倒不如说这部电影教会我们如何接纳自己的不足,与自己的问题和解。
要知道,所有的问题都是你的内在,当你与内在和解,世界就是你的。
10
《夺冠》
最后推荐的这部关于中国女排精神的电影,正好十一黄金档正在热映,建议大家走进电影院看看。
从1953年到2019年,中国女排拿下了第10个三大赛冠军,中国女排的影响力真正的走向了世界。
经历了40年的大起大落,中国女排已经犹如一颗钻石般被磨砺出耀眼的光芒,在2019年国庆档电影中《我和我的祖国》同样把中国女排夺冠作为重要的一段展现给世人。
就像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后,郎平回答记者“女排精神是什么”的那段话: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使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中国女排是时代的记忆,也是激励中国人的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