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测工具locust与集成goland boomer对比

背景:

    参考专题,压测业务需求分析,本章节主要是压测框架选型对比。

    需要在 下面两种选择中,做出抉择:

master slave

locust  locust

locust boomer 

语言:goland

对着hello code 撸了三天goland ,觉得可以写写基本点代码,开始使用boomer与本身locust做对比压测统计


压测业务:

    DNS 解析 ,因为都在本机,http会有比较大的IO且不想在本地开个http service,然后可以从dns解析压测,普及下locust 压测除http之外的协议。

一:locust扩展支持其它协议压测

    参考文章 //www.greatytc.com/p/1d31771f9bcd

二:locust与boomer对非HTTP协议简单压测

    参考文章 //www.greatytc.com/p/cddbfc7e4979

三:locust与boomer压测工具对比

      因为 goland本地运行dns解析到时候响应时间快于python socket方式,所以在休眠时间上设置上有微小差异,goland 200ms,python 195ms;本质是想要两种dns解析方式时间稍微更接近一点


goland goczmq 方式



goland gomq 方式

xiaobindeMacBook-Pro:go_hello xiaobin$ ./b.out

2020/01/08 15:18:39 Boomer is built with gomq support.

2020/01/08 15:18:39 Boomer is connected to master(tcp://127.0.0.1:5557) press Ctrl+c to quit.


locust 方式



基本结论:

1.locust 官方说的goczmq支持会更好,在1000+左右QPS场景表现无基本差异;

2.在机器CPU使用差不多负载情况下,boomer构造压力大大优于基于locust本身。

其它情况说明:

因为本身locust是协程方式,本机4核情况下,都启用了三更slave节点,相对对locust更公平些;单slave没有尝试了,可以乐观估计是碾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