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虽然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一尘不染的爱恋,但要表达的从来就不是才子佳人;虽然写了元春省亲的大方排场,但要叙述的从来就不是宫廷斗争,我们能看到的似乎就是现实里会发生的那些红楼情节,写的都是万千人性。晴雯之死,恰恰就是暴露了许多人物人性的情节。
晴雯为何死的?红学界如今有学术成果的大约有这么几种:
一、袭人告密
王夫人带着周瑞家的抄检大观园,来到怡红院内抓走了贾宝玉房内许多丫鬟,并且这些丫鬟都是同贾宝玉比较亲密的。但是唯独没有抓走袭人,这不但让读者怀疑袭人告了密,更让贾宝玉产生了怀疑。事实上这种怀疑,不只是因为袭人没有被抓,从读者的角度看,袭人告密的判断是建立在许多事情的基础之上的。
首先袭人和贾宝玉发生过云雨之情,从袭人的角度看,她今后大约是贾宝玉的姨娘之类,其次王夫人曾经找袭人谈过话,特别的叮嘱她要照顾好宝玉,并且间接的给袭人一些暗示。立场上,袭人大约就是王夫人那边的人了。于是有一部分《红楼梦》爱好者认为,晴雯之死是袭人告密导致的。
二、王夫人和史太君的斗争
这一种观点是比较创新的,创新点就在于这种观点是基于《红楼梦》是一本宫斗小说。晴雯原本是贾母派去服侍贾宝玉的,因此从根本上论晴雯是贾母的人。梳理王夫人的生活路线,她原本是王家的小姐,身份何其高贵。但是嫁到贾府之有贾母把持着最高权力,日子不能够舒爽。要是贾政是个二子还算好,偏偏贾母看中了贾政,贾政在贾府的地位相当于大儿子,由此王夫人的地位很尴尬。
这一次抄检大观园便是很好的机会,这一种观点认为王夫人把晴雯赶出去,就相当于是把贾母的人赶出去。但是我却不太赞同这个观点,因为晴雯是谁?在抄检大观园之前,周瑞家的没有挑唆之前,王夫人一概不知。甚至有观点认为王夫人看不惯漂亮的丫头,晴雯太漂亮了,更是难以服众。
三、晴雯自己心高气傲
这是我比较赞同的一个观点,我觉得这符合《红楼梦》的风格。从来讲的都是人性如何,晴雯之死、恰巧便是她的性格害了她。当时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的人很多,听到死了的只有晴雯一人,事实上依着晴雯的容貌,完全是可以找一个好的人家出嫁的。或者凭借贾宝玉对晴雯的喜爱,事情过去晴雯也是有机会重新进入大观园的。但是晴雯不愿意,她觉得王夫人说她是狐狸精。这是玷污,而这种侮辱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事情。因为心的伤不能愈合,所以最终只能去往没有光亮的地方。
晴雯之死在我看来是有意义的,或许她的死是作为一个人最好的选择。苟活又如何?或许晴雯活下来,我们对她的评价又会是另外一套。
现实中也是如此,生命重要的部分是质量,而并非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