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写不长
这两天,很多人被老坛酸菜方便面的超长MV给恶心着了。
方便面的立身之本不就是方便吗?如此费尽心机,把调料摆一桌是为哪样?有何意义?炫耀你家的调料包有三种吗?
替金主尴尬,真当观众是傻瓜吗?
其实,互联网时代的观众对于广告的态度已是相当宽容和接受的,毕竟在商业社会,没有金主赞助的项目举步维艰。而且,很多广告拍的比娱乐节目还好看,形式出其不意,让人乐在其中。
比如《奇葩说》中主持人马东每次任性的插播广告,不仅不让人反感,反而让观众觉得实在,平添几分喜剧效果。
但是,广告也是要讲观赏品味的。那些内容夸张、无创意、植入太硬、夸大其词地吹嘘自己好好好的广告,只会让观众觉得你是骗子,避之不及。
批评完了,我再来说个正面例子吧。
2000年,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荒岛余生》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个联邦快递公司员工在南太平洋上空遇难坠机流浪到荒岛的生存故事。
电影中,联邦快递的LOGO处处可见,有些场景也是在联邦快递公司现场拍摄,但它们巧妙地融入故事之中,成为影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汤姆汉克斯饰演的主人公,身为联邦快递的系统工程师,他一再向员工们强调要提高效率,要以时间为中心。一个字,“快”!
影片开头,当他发现自己经手邮寄的一个包裹到达目的地花费了87个小时的时候,大发雷霆,他不允许自己也不允许别人犯下轻视时间观念的错误。
如果,影片按此发展下去,将是一个多么完美而又乏味的企业宣传片啊。
幸好,不是这样的。有一天,主人公乘坐的运送包裹的飞机失事了,坠落在大海中......
主人公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和他一起漂流上岸的,还有一些包裹......
恐慌之余,还不忘捡起水中的两个包裹。
我想乐......
主人公为自己搭建了一个简易帐篷,把包裹全都收到帐篷之下。
因为前期铺垫了主人公是一位敬业到严苛的工作狂,在如此困境之下,依然遵守职业规则,是合情合理的。主人公一定想着可能这两天就获救了,还要把快递一起带回去送到收件人手中,所以观众看到这里,不会觉得生硬。
可是,事与愿违,在经历了几天没吃没喝的折磨之后,主人公渐生绝望,他不得不接受现实,并且想尽办法活下去。
活下去的第一要素,就是利用身边所有可用的资源,所以,他把那些包裹一一打开。
有钱、离婚协议、贺卡、录像带、等等等等,还有一只排球......
拆到最后一只包裹时,主人公犹豫了,他留下了这只未拆封的包裹。
这个包裹提醒着在现实社会中,他还有一份尚未履行的承诺,也是给自己的一个希望:必须活下去,才能完成这个承诺。
主人公把拆开的包裹里的物品利用到极致:把连衣裙做渔网,把录像带的磁条抽出来当绳子,把冰鞋当刀子给自己拨牙......
即使那个看起来毫无用处的排球,主人公给它画上一张脸,把它当作一个名叫“威尔森”的伙伴,向它倾诉自己的孤独,打发了在岛上的几年时光。
看到这里,你怎能忍心责备主人公拆开了那些包裹,反而会好奇那个没拆封的包裹里有什么?打开后会不会对改善处境有所帮助?
高明的编剧大人,总是出乎我们意料。
经历种种艰辛之后,主人公获救,重返现代社会,联邦快递公司为他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这个场景真的是在美国孟菲斯的联邦快递超级中心拍摄,有1200名联邦快递公司雇员成为临时演员,甚至联邦快递的创办人弗瑞德·史密斯也出现在画面中。
你是不是还惦记着那只没拆封的包裹。心里念叨着:快拆开看看啊......
就不!
影片最后,主人公拿着这只包裹,亲自送到目的地,并留下了一张纸条。
包裹里有什么,成为未解之谜。
这部电影的可贵之处就是没有一味地塑造一个英雄,而是塑造了一个向英雄无限接近的普通人。
他面临绝境之时,不得不违反职业操守,可是他又给自己留下最后一点点职业尊严,用这只未拆封的包裹提醒着自己:在时间失去意义时,遵守承诺是最基本的底限。
更可气的来了,虽然联邦快递公司对于本片拍摄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据制片方透露:与公众的想法相反,联邦快递公司没支付给制片方一分钱。
那又怎样,谁不想把包裹交给这样的快递公司呢?
文 | 写不长
图 | 相关影片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