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这本书买了一年多时间,想看却一直没有行动。非常感谢丁布老师的“一年12本书”项目,我终于把《复盘》列入阅读计划。
在正式阅读之前,只觉得复盘是一个高大上的词,我们经常在工作中说:“来,我们把这件事情复盘一下。”
那么,复盘到底是什么呢?该怎样复盘?复盘和总结有什么区别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本书的阅读。
一个熟悉的场景
书中讲到这么一个场景:一个公司、组织中,一些岗位人员变动频繁,工作质量多年来一直周而复始的在低水平中起起伏伏。
多么熟悉的场景。复盘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吗?
一个深刻的比喻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董小英老师在推荐中说:“经验教训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战略知识资产,而复盘是获取这些知识资产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如果经验教训难以转化为企业的能力,那将是企业最大的资产流失。”
借用董小英老师的话,我想说:“如果经验和教训不能成为你学习的机会和资源,那么,你就把成长的机会和到手的财富拱手相让。”
这也是我想学习复盘、运用复盘、实践复盘的初衷。
何为复盘?
复盘原为围棋术语,双方对弈结束后,把刚才下的棋重新摆一遍,看看哪些地方下得好、哪些地方下得不好、哪些地方还可以有其他下法。这个把对弈的过程还原并进行研讨、分析。这里有三个关键词:还原、研讨、分析。
因此,复盘的本质就是从经验中学习,这也是成年人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名人和复盘
曾国藩有复盘的习惯,在重大事件后,他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焚香一柱,一个人静思、整理全过程。柳传志先生受此启发,于2001年在联想提出复盘并进行推广,他本人每隔一个月左右,会用五天左右的时间,把近期的事情捋一遍,写写东西。
在美国最早采用复盘的是美国军队,他们将其称为“行动后反思”AAR(After action review),他们的定义是:对一个事件的专业讨论,以绩效表现为重点,帮助参与者自己发现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如何保持优势以及改正缺点?
AAR有四重功效:增强训练效果,打造执行力,培养领导力(某军官说:每一天,我们都反复让自己做好两件事,一是训练士兵,二是促使他们成为领导者)提升组织智商。
第三点“培养领导力”深深打动了我,试想,在一个组织里,如果管理者对年轻人能够报以“培养领导力”这么一种激励、使命和信任,会产生多么积极的氛围。
复盘与工作总结有何区别?
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复盘以学习为导向。复盘的目的是从过去经历中学习,因此,必须要有适合学习的氛围和机制,可以体现为“三个不五个要”,即:
“三个不”—不追究,不批评,不表扬;
“五个要”—要忠实还原全过程,要分析差异,要反思自我,要学到经验教训,要找到未来可以改进的地方。
二是复盘有结构化的流程与逻辑。复盘是为了让学习发生,必须遵循特定的步骤和逻辑。不仅要回顾目标与事实,也要对差异的原因分析,得出经验和教训,并转化为应用。
三是复盘更适合以团队形式进行。
组织做复盘的四大好处
一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管理中有一个“把式论”,既:能说会干是真把式,能说不会干是假把式,能干不会说是傻把式。
书中讲到“有意义的失败”和“无意义的成功”这么一个概念。在工作中会有这种情况,我的运气就是那么好,突然就做对了,但是我说不出来这里面的原因和道理,这种成功只是昙花一现,不可复制和重现,意义不大。那么“有意义的失败”呢,也就是说,这件事情虽然失败了,但是做事的人能够从中学到经验教训,搞清楚失败的真正原因和改善的措施。那么下次他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许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
二是传承经验、提升能力。
三是不再犯同样的错。
四是总结规律、固化流程。
复盘之道(基本步骤和逻辑)
第一步,回顾和评估。主要回顾目标、计划和策略、过程、结果。
第二步,分析和反思。成功(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关键因素是什么?
第三步,萃取和提炼。这件事情的规律可能是什么?哪些有效,可以推广?哪些无效?形成相应的清单。
第四步,转化和应用。付诸实践,新启动什么?继续做什么?停止做什么?
怎么做复盘?
目前,我还没有复盘的实践。复盘有个人复盘、组织复盘、项目复盘、运营复盘、事件复盘……先从个人复盘做起吧。
(一)哪些方面的事,有必要进行复盘呢?
四种:新的事、重要的事、有价值的事、未达到预期的事。
(二)复盘画布。
参照书上的格式,在本周内设计一个适合我自己的格式。(三)个人复盘的五点注意事项
一是坦诚面对自己;
二是先僵化、再固化、再优化;
三是记录日常点滴,并定期回顾。这种记录,也是复盘的基础客观资料;
四是保持开放心态;
五是习惯成自然。
在讲这本书之前,非常忐忑,因为自己没有实践的经历,但一想到有丁布老师压阵,就踏实了不少。谢谢主持小树老师,谢谢丁布老师和参与的小伙伴。丁布老师给了非常多的启发,比如复盘更深层次的五个价值:
二楼审视能力,批判思维的思维;
看到全局与整理能力,系统思考能力;
闭环能力;
真正向过去学习的能力,将经验变成能力;
群体学习的能力。
当然,又不可避免地掉进丁布老师的坑里,他又推荐了一大堆拓展阅读书籍,邱昭良的《如何系统思考》《知识炼金术》,陈中的《复盘》,沈磊的《复盘》,《组织学习》(克里斯·阿吉里斯),《引导》(第五版),《结构化研讨》(第三版),《重新定义公司》,《重新定义团队》(Google),《U型理论》,电影《壮志凌云》……
四个可以马上行动的小启发:
一是事件复盘。经常出差,这次又忘了带剃须刀。回去后,制作一张出差物品清单。
二是会议复盘。我们经常在开会,但是会议效率不高,我们真的会开会?
丁布老师建议,罗布特法则不太适合,推荐《U型理论》。
三是对阶段性学习的复盘。这周末就要开启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的在线学习,为期60天。在我当前这种状态下,能够连续60天的学习还是需要勇气。到底能不能坚持下来?学习能不能有实质性的收获?需要制定目标和计划,学习结束之后进行一次复盘。
四是工作复盘。四月份,我们要组织一次年度会议,可以尝试进行一次复盘。
2024.03.26于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