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下邳城北有一个姓张的秀才。因屡试不中榜,便弃笔从商,在镇上开了一家米店。
张秀才无意认识了一位姓李的姑娘。二人一见如故。此后,李姑娘常来他店里买米,一来二去,两人竟生出了好感。
不久,张秀才托了一个媒婆,前去李姑娘家里提亲,很快,这桩喜事就成了。
婚后,二人如胶似漆,妇唱夫随,日子过得很是美满。
一晚,张秀才对李氏说道:“娘子,你我情深似海,如同戏水鸳鸯。但人固有一死,不如今夜我们许下誓言,以见证你我的感情坚如磐石。倘若你先离我而去,此生我一定不会再娶,如有违背,必遭天谴!”
李氏听闻此言,脸上羞红一片,轻声说道:“倘若夫君先离我而去,我也一定不会再嫁,如有违背,势必会暴毙而亡!”
深邃夜空之下,二人含情脉脉,为了爱情,许下这般毒誓。
无巧不成书,两年后,那张秀才忽然得了一场怪病,不足半月,居然一命呜呼了!
临终前,张秀才将他二人许下的毒誓,告诉了爹娘。
“爹娘,一定要帮我看好她!”爹娘没说啥,不住地点头。
张秀才的离世,让李氏哭得是死去活来。公婆见她哭得如此伤心,也看出她和儿子的感情确实深厚。
公婆相互劝慰她,三日后,他们将张秀才安葬了。
李氏年轻貌美,这让附近的媒婆忙得不可开交。
这些媒婆隔三岔五就会来找她,并劝说她不要委屈自己,让她尽早改嫁。
公婆起初百般阻拦那些媒婆,严加看管李氏。可慢慢地,李氏的芳心动了,公婆开始力不从心了。
此时,丈夫张秀才入土不足半年,尸骨未寒。可眼下,李氏早已经将许下的誓言抛到九霄云外。
一次,镇上的李媒婆前来说媒,说陈家有个秀才样貌俊朗、才华横溢,正在托她寻找媳妇。
“那陈家家境富足,那陈秀才才学过人,模样俊朗,你若嫁给了他,一定错不了!”李媒婆说道。
李氏一听这话,内心是蠢蠢欲动,她不顾公婆劝说,硬是要嫁给那陈秀才。
公婆阻拦不住,也只得由她去了。老夫妻俩去了儿子的坟墓前,将李氏改嫁之事喃喃地说了。
临近午时,老夫妻俩步履蹒跚地回了家。
再说李氏,应了此门亲事后,媒婆便去陈家回信。陈家知道张家是老实、厚道的人家,也听闻过李氏的样貌出众。
陈秀才也曾见过李氏几面,点点头,这门亲事就算成了。
三日后,陈公子带着众人来娶李氏,热热闹闹将李氏娶回了陈家。
张家夫妇看着眼前一幕,不禁想起死去的儿子,和儿子临终前的交代。
虽然儿子尸骨未寒,可眼下儿媳妇已经再嫁他人,老夫妻又有何办法?
“由她去吧!”张老汉摇摇头叹声说道,老伴的眼泪流了出来,一脸愁容。
李氏嫁入陈家后,陈家人对她很好,尤其是陈公子,并不嫌弃她,对她是百般疼爱,李氏很是欣慰。
可就在李氏嫁入陈家的第二日,镇上就连降暴雨。暴雨之大,在当地已是百年不遇。
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吓得李氏窝在被子里不敢下床。
又是一晚,陈秀才并未在家。李氏听闻有敲门声,她打开门一看,一个身穿黑色衣服的男人站在她面前。
“这是张秀才送给你的书信,你且拿好!”说完,黑衣人走了。
李氏闻言后一愣:“张秀才?难道是我前夫?他不是已经……”
她再看那黑衣人,已经消失不见了。
李氏害怕了,赶忙将门关了。
进到屋里,李氏颤抖着双手将书信打开,熟悉的字体显露出来。
李氏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她还是稳着心,将那封书信看了。
书信上写道:
我妻李氏亲启!你我相见如故,故而结为夫妻。婚后你我相敬如宾、情深似海。
花前月下、石桥竹林,皆有你我的影子。那晚,你我更是许下毒誓,以见证你我感情坚如磐石。
可眼下我亡故不足半年,你却已经另嫁他人,足以见得你是何等的薄情寡义。既已如此,那便应了你的毒誓吧!
李氏看得目瞪口呆,随即趴在床上啼哭起来。
雷雨并未停歇,一声声惊雷击打着李氏的内心。李氏自从看过亡夫的这封书信,便寝食难安。
她日渐消瘦,不出五日,已是面黄肌瘦。陈秀才不明所以,请来郎中诊治。郎中却说,此乃心病,无药可医。
陈秀才追问缘由,李氏却说这是她欠下的情债。她眼角处时常挂着泪,模样看上去十分可怜。
第七日晚上,一声惊雷响起,李氏忽然坐直了身子。她双目圆瞪,呆呆看着面前的亡夫,她大笑一声,随后又直直地躺了下去。
这一躺,李氏再也没有起来,隔日雷雨终于停了。
正如李氏许下的誓言:“倘若夫君先离我而去,我也一定不会再嫁。如有违背,势必会暴毙而亡!”
丈夫尸骨未寒,李氏便违背誓言另嫁他人,婚后此地连降七日暴雨。亡夫捎来一封书信,随着一声响彻云霄的惊雷,李氏最终暴毙而亡。
这便是薄情寡义的她,应该有的结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