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过眼神,是对的人。
——题记
《寻找维尼》 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只真实的名叫维尼的熊与一位名叫哈里的士兵之间的友情故事。文字作者为哈里的曾外女林赛,绘图者为索菲。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兽医哈里志愿参军,负责照料战马。在前往战场的途中,他救了一只小熊崽。哈里以家乡温尼伯的名字为小熊命名,简称“维尼”,然后带着她一起上路了。他们开始了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哈里带着维尼越过加拿大广袤的平原,加入横穿大西洋的船队,最终到达英国的军营。一晃八九个月过去,维尼由一只小熊崽长成了一只大熊,与哈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年冬天,哈里所在部队接到前往法国战斗的命令,他不得不与维尼告别,将她留在伦敦动物园。在这里,维尼有了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罗宾。——以上便是林赛为我们讲述的关于一只小熊的真实的故事。
《寻找维尼》故事感人,文本设计和图画设计也独具匠心,完美地诠释了三重故事:哈里与维尼,罗宾与维尼,林赛与儿子科尔。把三重故事串在一起的明线是熊(小熊维尼,科尔怀中的玩具熊),暗线是爱。唯有爱,才能让士兵哈里下定决心救下一只小熊崽并带她上路;唯有爱,小男孩罗宾才那么依恋地趴在熊背上,满足地闭上双眼;唯有爱,林赛在给儿子科尔讲这个故事时一直是深情的眼神。
这种爱,缘于“你在我眼里是特别的”。“特别”二字,全书共出现三次,起到了重大关节的作用。
第一次,是在哈里初见小熊时,他想了好久,然后对自己说:“这只熊有几分特别。”哪里特别?是因为小熊失去妈妈而可怜吗?还是哈里的善良让他迸发出拯救小熊的冲动?总之,哈里花二十块钱从捕熊人的手中买下了小熊。从此之后,风里雨里,他都带着她,想给她更好的照顾,给予她真正的温暖。这在哈里把维尼送到动物园时有鲜明的体现,作者也在文本中进行了明确的表达。
第二次,是在小男孩罗宾参观动物园遇见小熊时,当时,男孩就想,“这只熊有几分特别。”哪里特别?是因为他看见了小熊维尼的孤单吗?还是彼此缺少爱让他们惺惺相惜?(PS:文中没提罗宾的家庭情况,不知为什么,我隐隐感觉到他的母亲去世了,他是一个缺少母爱的人。依作者在该书表达直接的叙事风格,似又不像,因为文中只字未提他的母亲。)总之,小男孩常去动物园探望维尼,他们成了朋友。
第三次,是林赛对科尔说的:“当我看到你的时候,我想,‘这个男孩有几分特别。’”哪里特别?仅仅是因为科尔是她的儿子吗?还是林赛母爱的天性想要给予科尔全部的爱?总之,当林赛开心地把儿子科尔举过头顶时,我们不难体会那份流淌在血脉间的亲情。
除了起到重大关节的“特别”二字,书中文本多次提及“哈里的手总是那么温暖”,一个有一双温暖大手的人,一定有一颗善良的心吧,这为后面一系列故事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在图画上,《寻找维尼》的细节处理非常到位,尤其是图画中对相簿的处理,使它起到了连接现在与过去、现实与故事的作用。相簿第一次出现在林赛卧室的床头柜上,那时她正要给儿子讲故事;最后一次出现在讲完故事后林赛给儿子看相簿时,书中内容的叙述也通过相簿顺理成章地由现实过渡到过去——书中最后所附的哈里与小熊维尼的真实的照片。这也是图画设计的独特之处,当然,你也可以看成是图画书的“机关”。
因爱始,以爱终。《寻找维尼》,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希望在我们的生命中都能遇见自己的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