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
<接上篇>
丙三:布施多杂染,禅定向独善,依人向佛道,戒行为宗要。
上面说:『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天』;在这人天乘的法行中,想依人身而渐向佛道,应多修什么呢?应重于持戒。因为世人的修集「布施」福业,「多」不能如法,多「杂」有烦恼「染」污。不论施福怎样广大,如不修戒行,那连人身都不可得,只能在傍生,饿鬼,阿修罗中享疑福,前途万分危险。修「禅定」,当然是殊胜的,但在修行时,厌离五欲,或者隐遁山林,专重自己的定乐,走「向独善」的途径。等到报生二禅以上,都是独往独来的。这对于实现和乐人间,而趋向化度众生的菩萨行,是不大相应的。所以希望来生不失人身,并能「依人」身而渐「向佛道」,不能不以五戒、十善等「戒行为宗要」。初学菩萨的,名十善菩萨,也是着重十善行的。
有戒行,就能生在人间;即使贫穷,也不一定障碍学佛。如有戒而能修布施,能得人中广大福业,那更好了。同样的,如有戒而没有定,不失人身,有戒而深修定法,反而会上生长寿天,成为学佛的大障碍。所以依人身而引入佛道,应以戒行为主,就是重视人间的道德,健全人格。在这戒行的基础上,应随分随力来布施。如想修定法,应修四无量定,因为这与利益众生的出世大乘法,有着密接相通的地方。
思考题:
1、为什么要依人身而渐向佛道要持戒?
2、如果没有戒的基础,定能否成就?
作业:背诵——布施多杂染,禅定向独善,依人向佛道,戒行为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