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点30分,我已经非常困了,但是我还是想着没有完成今天的30分钟的阅读,心里有些不甘心,还加上日更的事情。
我还是开灯继续看《曾国藩传》,没有想到看着,我竟然丝毫没有睡意了,心里默默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看这本书呢,这本书真的实在是太好了。
这一章节主要讲“曾国藩立志做圣人的事情。
俗话说,三十而立,曾国藩也是在这个年龄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做一个圣人。因为了这个志向,他才开始了人生新的改变。
1.京官曾国藩的自卑与焦虑
年轻时代的曾国藩跟普通人一样,凭着年纪轻轻就进了翰林院,傲慢,轻狂。而在翰林院的见识也远远超出了他在湖南见识。
我的反思是,人要提升自己的见识的话,必须要去见大世面,也正如现在常说,人不能总是待在自己舒适的圈子里,要经常出去走走,见见市面才能提升自己的见识。
纵观曾经的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上的事情来说,以前上班的时候,一心就想着要完成好工作的事情,可无奈的是工作的事情多之甚多,工作上一个人做几个人的事情,而我疲于完成工作上的各种事情,而忽略了自己成长机会,觉得自己有点像是井底之蛙,把自己整个人都献给了工作,结果,我还是没有做出良好的成绩,反而到头来还是自己最吃亏。
所以还是奉劝所有在职人员,留点时间给自己反思,别一天24小时总在工作,需要出去外面看看世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曾国藩比较聪明的地方是,他在利用在翰林院休闲的时间,开始了大量的阅读,他读了王阳明的《传习录》才幡然醒悟,科场上的胜利不是最重要的事,人生最重要的事是做圣贤!
也正是如此,为曾国藩后来立志做圣人而埋下了伏笔。
2、三十而立,学做圣人
年轻时候的曾国藩,不光见识短浅,观念还很守旧,比较大的缺点如下
1、浮躁,坐不住。
而曾国藩留给后人的性格厚重富于耐性。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这个让我很惊奇。
我想这个缺点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最常见的。我也同时再思考,我是否有这样的缺点,我究竟后来是否有改善呢?
曾国藩是射手座的人,有人说这个星座的人像风一样自由,活跃外向,坐不住。这也导致了曾国藩在翰林院当官的时候,开始放松自己,人生没有了奋斗的目标。
这样的情况跟我们很多高三学生类似,高考前的时候,都一直在努力读书,为着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而考上大学后,很多人就开始肆意妄为,整天浑浑噩噩过日子。
这个现象的话,也值得所有的大学新生思考,我们上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当失去了外力的监督外,你是否还在坚持自己最初的那个理想继续奋斗,还是开始了混日子,拿自己的青春赌明天。
曾国藩的性格中的第一个毛病是静不下来,生活不规律。
曾国藩第二个毛病是为人傲慢,修养不好。他觉得自己年纪轻轻就考上了进士,非常了不起,才会傲慢,所以会经常跟人吵架,为一点小事就跟别人破口大骂。
当我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在反思,我的性格的毛病是什么?我的生活也不规律,我喜欢好静,而不喜欢闹,喜欢独处,可是有时候发现独处的时间长了,便失去了对外界的联系,觉得活在了自己的小世界里。
性格傲慢的事情,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情是,小时候,我跟三姐立志要读上大学,而大姐而说,就是怕你们读上大学后就看不起我们了。
那时候,我坦然说不会的,当然我也不知道,这就是“傲慢”的行为。
另外一点事情就是,我在公司的时候,我很少跟其他人交往,顾着做自己的事情,这居然给同事留下了“傲慢”的印象,说我拽得厉害。
我后来反思,我真的是这样拽的人吗?但是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只是懒得想跟太多人交流而已。
曾国藩的第三个毛病是“虚伪”。就跟我们常人说的喜欢装,在社交场合喜欢说别人的好话,拍别人的马屁。
现在也有很多人很假,表面对你一套,背地里不知道再说你多少坏话、其实这样的人见多了,就知道遇到一个真的多有多难。
而这点的话,对于我来说,我就是太真了,不会虚,所以导致了有些人说听我说话,真想一刀砍死我。说我是补刀高手,让我莫名其妙,难道我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的话,就是对别人的不敬吗?
曾国藩还给自己增加了一个缺点,就是“好色”。他的“好色”是喜欢看美女,口头上调戏几句,而后来这个毛病也已经改掉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美好的事物多看几眼是正常的,而圣人曾国藩却时刻提醒着自己,控制欲望。
曾国藩的改变,也是基于他大量的阅读书籍后,开始给自己立下了人生志向,当圣人。
3、脱胎换骨的开始:写日记
曾国藩的学做圣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写日记”,为此他还向唐鉴请教如何自我管理。
我看到这里特别佩服他,那时候就开始在做自我管理,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自律了。
唐鉴告诉曾国藩,最关键的是每天都写日记。这是入圣之基。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想要改变自己也要开始从写日记开始,而这个日记的话,不是记流水账,而是每日反省自己。
曾国藩的早期日记也是跟我们一样存在很多问题:不连贯,不能一直坚持写和把日记记流水账。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明明知道写日记能对自己带来好处,却一直没有坚持,原来是自己的方法不对。
曾国藩请求唐鉴和倭仁后知道,记日记最重要的目的是反省自己。
然后曾国藩就开始了自己写日记的事情,这个事情他坚持了一辈子。
正确的写日记的方法是:首先是从心态上对待写日记的这件事情,要把写日记当成是自己人生的一件大事,这样才能坚持去做。
写日记改成是每日反省自己,同时要抓住生活的细节来改变自己,一天100-200个字,可以给周围身边的人看,用这个方法来督促自己。
曾国藩就是通过写日记发给身边的亲戚朋友们看,希望他们能监督自己,同时也看到自己的改变。
从十月二日起,曾国藩给自己规定了以下基本学习日程: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这是必须完成的课程下限,除此之外,他还每日读《易》,练习作文。通过记日记的方式,曾国藩提高了学习效率。
曾国藩给自己的学习日程做了规定,我们看到要求并不高,我们在开始新的计划或者是习惯的时候,不要给自己设置太大的目标,从小做起,我们才能成功。
曾国藩在学做圣人的道路上,取得的第一项成功是戒烟。
学习做圣人,其实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自己。
当然学做圣人的话,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成为圣人,需要时间的日积月累,这也就形成了曾国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人贵有恒。就如水滴石川。
看完这一章节后,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的志向是什么,我以前从来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现在我就是要成为一个人物写作的高手,写天下人的故事,展现平凡人中的不平凡,我需要为之奋斗。
其次,要是需要坚持写日记,跟圣人曾国藩学习,日日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