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买的书,说是放在办公桌上装点门面。正好上一本书刚看完,就随手撸过来,准备在地铁上拿它来消磨漫长的时间。
《蔡永康的说话之道》,凭着蔡永康的名人效应,成功跨入畅销书一列。号称百万的销量,光靠作者的名气是不够的,整体来说,这本说确实蛮好读,一天上下班地铁上的时间,足以把它看完。
整本书罗列了40个作者总结的说话上的技巧,通过一对小情侣在生活中发生的40个小故事来表述。每个小故事都很短也并不关联,读起来也轻松,语言表达更是像作者本人平时说话一样,温声细语。推荐在零碎的时间或小憩时抽几个章节瞄上两眼。
有些见解对我来说还是蛮有启发的,总结出来。
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
话题卡主了,可以【移花接木】或【转移话题】
转移话题大家都懂,至于“移花接木”,其实就是,当对方兴致勃勃地向你谈论你不喜欢或不了解的话题时,可以巧妙地避开这个话题里主要关键字,避重就轻,寻找那些关联的事情引导对方进入下个话题。
作者书中例子,”晴天“对”子玉“聊他最爱的篮球赛,可”子玉“根本就不喜欢。如果子玉说,“哦,我觉得篮球最无聊了”,那谈话基本Game Over。“子玉”运用移花接木的技巧,避开“篮球”这个主要关键字,开始引导“晴天”进入新的话题,“那你一定常常熬夜看球赛咯?”或者“你看球赛的时候,你以前的女友都不会抱怨哦?”等等。这样既不会让谈话尴尬的中断,也不会勉强对“篮球”感兴趣,被迫听对方滔滔不绝的讲个不停。
如果问题很尖锐,可以往回推两三步开问,或者拿“抽象的第三方”当替死鬼
如果问题很尖锐,可以把心里假设的事倒退回去两三步来问,书中的例子,“晴天”判断朋友在吸毒,如果直接问,肯定得不到诚实的回答,于是“晴天”倒推回去两三步:吸毒是因为不快乐吗?不快乐是因为离婚吗?于是“晴天”先从离婚开始和朋友聊,慢慢递进,果然,朋友承认离婚后为了逃避痛苦,躲进了吸毒的世界。
还有就是,公事上必须问尖锐的问题时,可以拿“抽象的第三方”当替死鬼。例如:老板做了一个很蠢的决定,又不能直接说出来,于是找替死鬼来提醒老板:“老板,全省的经销商他们叫我来问您,。。。”
把无所谓的胜利让给对方,懂得认输的人就懂得做人
问的问题越具体,回答的人越省力
作者建议的发问方式,可以是先问两三道选择题或者是非题的之类具体问题,把对方有兴趣聊的范围给摸索出来,再把话题引申下去。
“你喜欢什么样的国家?”
这种问题就不如
“你喜欢XX这样的国家还是XX这样的国家?”
再比如:
“你喜欢什么样的女生?”
变成具体的问题就是
“你喜欢像XX那样的女生吗?”
你没那么重要,离场时不要惊动大家
初次见面,如果别人报了名字,你也要报上姓名
别人赞美你一句,你就回一句赞美
幽默像走路,讲笑话像翻跟斗
讲话幽默的人就像走路好看的人,你跟他走在一起,会觉得很平常的走路也是赏心乐事。而讲笑话就像翻跟斗,翻得好不好姑且不说,但其实很少人喜欢跟一个没事就翻跟斗的人一起走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