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观。现在朋友圈中讨论读书的话题日渐增多,这是一件好事,氛围往往能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和修养。
前两天,和一朋友聊天,说起读书观,他说,我就喜欢每天看那么几句,当做一种业余的消遣,没有压力,也是挺好的。
对于朋友的观点,我内心是认同的,我们都愿有一片安宁,能随性的生活,让生活充满的诗意,但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是不可能实现的。其实想想,我们读书无非就那几种形态。
■ 泛读
对书籍有着天生的迷恋,拼了命的买书看书,只要觉得好的,或是别人推荐的,都要读一遍,求知若渴,满屋子的书,大多都是时间充裕的人,一年下来能读上百本书。泛读有为的人,浑身散发着知识的魅力。
■ 选读
这应该是上班族的首选,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恰恰是为了生存而读书。有固定的爱好,对书籍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是为了提升某方面的能力,培养某方面的爱好。选读大多配合着思考,是一个人的自我内在完善,能让书籍和实践较好的融合在一起。
■ 散读
电影中的场景,心中的那份奢求,阳光明媚,一碗清茶,一个院落,静静的朗诵者。没有特别的目标,也没有具体的要求,以一种比较放松的心态对待文字,把读书当做一种愉悦身心的方法,大多过的比较休闲。想象中的美好和气质,大多都有散读者的身影,更适合一种生活。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是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中问题倒逼,反推读书。比如我们要写一篇论文,在某方面的知识很匮乏,就会有意识的去恶补这块内容,这种补充,虽然有些被动,但效果却很好,这类知识一般现炒现卖,经过加工后,就是自己根子里的东西。
我的读书,就是选读和目标牵引读的结合,这也是上班后的一种选择,因为时间少,不允许泛读和散读。
就选读而言,经常读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类。
引发思考类的书籍。
思考能提升一个人精神的深度,读书的作用主要还是指导实践,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散打”,思考类的书籍透着灵性,能钻进脑子,引发一连串的反应,抓住这种反应,我们就有了成长。比如《金字塔原理》《思考 快与慢》《思维的版图》。
历史书籍。
读史是增加一个人厚度的必备品,我们庆幸生活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五千年灿若星河的文明,让我们有了更多的依据和依靠,在人生迷茫之时,看看这段历史,总能让人霍然开朗,我们站在一个文明的顶端,脚下就是厚厚的历史书。书籍比如《万历十五年》《吕著三国史话》《明朝那些事儿》
一些学科书籍。
对于大多数人,这都算是一种拓展,主要是培养个人兴趣爱好,提升生活的品质和品味,这类书一年不会太多,一到两个方面即可。比如,研究花草,研究茶道,很多分类,很多讲究,哪怕是一块内容,想要入门,没有一年以上是不可能的。书籍《茶席窥美》《燕园草木》。
就个人而言,更多的增量还是来自牵引式的读,会抱有明确的方向,强烈的求知欲,同时,也能最快的活学活用,读一本书,就会在思想中留下印记,好处很多。
避免了书海中的迷茫。
书籍本来就是一种载体,弥补我们人生中经验经历不足的有效途径,但书籍本身就是一个海洋,在大海上航向,没有目标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做一个漂流者,任由海浪把我们人生引导,这就需要我们寻找一个方向,对于读书,目标就是方向,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避免了很多弯路绕路,同时提升了我们学习的效率,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用于指导实践。
能最好的实现知行合一。
我们从小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课本,现在大多都还给了老师,但计算、写字、表达等却一直常伴,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们是一种实用知识,在拼搏的年纪,除了极端的赋闲,我们更应该把时间用在拼搏上,这就需要我们尽量看些有用的书籍,而有用的概念其实很难定义,某种程度上说,存在即合理,所有的知识对我们都是有用的,我们又会迷茫,这个时候,就需要用需求指导实践,从问题出发,再回到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挖掘知识的力量。
能给我们经验套路启示。
目标牵引的最大特点,就是我们的问题都源于实践,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困境,急需得到解决,而读书的反馈更像是顺藤摸瓜,顺着往下走,然后找到心中的“瓜”,化解心中的疑惑,这期间,带着满脑袋的疑问,让我们更加容易走进去。
据统计,人的一生,有将近七成的知识来自书籍,读书可以明理,读书改变人生,奋斗的历程,恰恰就是读书求知的过程,我们的汗水泪水,都将在书籍的海洋泛着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