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室直接模仿和变相的抄袭
乐手们都在走穴 很少 再录音
录音棚一家一家接连着倒闭
排行榜的金曲从此不再流行
颁奖礼大半LIVE不是对嘴就是跑音
我们呕心沥血 制作了专辑
可媒体说
更喜欢闹剧加裸体
——羽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记得最近一次接触“抗战神剧”,是在三年前在微博和朋友圈看到已被刷爆的《抗日奇侠》中的雷人桥段:一位战士將一名日军不偏不倚撕成了两半,“鬼子”血肉橫飞,英雄凜然一笑。
相信大家对这个桥段都十分熟悉,这幕醉人的画面定格后,隔着3英寸厚的电视机,我感到我的小心脏也随之停止了跳动。我起初认为:这一定是假的,是抹黑国产电视剧,也是对于国产红色革命题材电视剧的一种歧视。
不难想象出导演和编剧对于这一幕的效果期待:通过描写革命先烈们浴火奋战的神勇场景,再现中华民族顽强的抗日历史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然而,铺天盖地的舆论证明,他们只感动了自己。感动自己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于令无数出生于80、90、 00后的年轻人,认识到一个人生真理:闲着没事儿,多看看美剧、纪录片,哪怕看看“今日说法”掌握些法律知识点也是好的,千万别看抗战剧!
事实上,雷人桥段层出不穷的现象透露出的是,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爱情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裹挟进来。
抗日剧属于主旋律范畴,题材稳妥,而且每年的电视台需求量很大,有相对稳定的收视率,总之对投资者来说,性价比和安全性都很高。
至于部分抗日剧为何异化成雷死人不偿命的呢?
原因很简单,电视剧的题材就那么多,老百姓爱看的元素也明摆着,但古装剧、反腐涉案剧被踢出黄金档,宫斗、穿越被禁止,家斗、谍战数量太多被调控,现实题材更是禁忌多边界不清难以琢磨,剩下的只有抗日剧这个旱涝保收的避风港可以做文章。
可是当所有的创作者都被赶到狭窄局促的池子里,一边不可避免造成创作的同质化,一边也无可挽回地加料以搏出位。
除了题材的“政治性”可靠之外,许多观众也发现,在2012年,“家斗剧”和抗战剧在晚间黄金档霸着屏幕。造成抗战神剧屡禁不止的原因还有其背后的可观利益。因“手撕鬼子”情节而广受争议的《抗日奇侠》却在多地成为收视冠军,第二轮播出一集200万,利润翻倍,而其他热门抗战剧利润率普遍达到200%。
著名的横店影视城在12年后有了个新名号——“横店抗日根据地”。这里2013年接待的剧组有三成都在拍抗战剧。一名漂在横店的群众演员说,他最多的一天扮着“鬼子”在不同剧组“死”了八次。
热闹的中国抗日剧“代工厂”的背后,是一条成熟而有效的营销生产线和一个“正气凛然”的爱国生意场。它是文化导向和资本追逐共同的产物,同时借力于民间特殊的审美志趣和历史情节——这远不是一场单纯的娱乐围观。
在这样的消费历史和投机主义的热潮中,历史价值观与民族认同感被扭曲,而缺乏逻辑思维的剧情的直接受众主体,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青、少年儿童群体为主,这些人明辨是非能力较低,难免使他们产生代入感,使得他们认为真实的历史就是这个样子。在神剧粉丝集中的中老年市场中,有一些国人甚至会因厌生恨,歧视外国游客,大喊让他们“滚出中国” 。
这些抗日神剧通过所谓的“艺术创作”,将敌人描绘得过于弱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当前人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恐怕后人就很难理解与反思为何这场战争要付出如此巨大和惨痛的代价,也就不会发自内心的对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秩序而感到来之不易和倍加珍惜。
13年广电总局出台了严格的限播令,网友们纷纷拍手称赞决策英明,然而这样的赞许和时隔几年后的今日:一大批影视娱乐八卦号被封停后的哀鸿遍野,形成了极具冲击力的完美讽喻。
抗日为主题的神剧开始逐渐的淡出荧幕, 但神剧却从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我们常常抱怨和指责:是制片方和投资商们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不断地变换战场制作了一幕幕神剧。但我们也常常容易忽视的是:这种驱使他们的利益动机和促使神剧不断衍生变换的市场因素,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封停的一场倾盆大雨,浇透的不只是利益相关方,人们面对生活所做出的抗战,永远也不会因被动等待而迎来和平。
——文/禾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