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特别想拥抱一下自己。
过去的一年里,可以说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人际关系危机,被误会,被孤立,被非议,这对于一贯特别敏感、脆弱的自己来说,是多么难熬的日子,但成长也在悄然进行。
脸皮厚了不少,即使被呵斥,也不再在人前掉眼泪了。实在难受时,关起门独处时,再痛痛快快哭一场,大都就好了。
也不再在意他人特意拉起的小圈子,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日子过好,其实就是最好的回应。
也在学着接受不同的声音,不同性情品性的人,自己的站位在慢慢提高,格局在慢慢变大。而总结反思也在不断促进自我成长!
自个总结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变与不变。
先说“不变”吧!人际关系尤其是职场中,有一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不要在同事前议论其它同事的是非,不要轻易地去评判他人、给人贴上标签,要谈起时也要尽量就事论事、描述事实,用事实说话。因为“话”都是会长翅膀的,即使你认为这同事跟你特别知心。一方面,随意评判他人本就不是一个什么好品质,多少会影响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而这事你若干多了,ta还会在心里嘀咕:你不会在其它人面前也评论我啥吧?另一方面,职场中利益常常是放在第一位的。因为利益,同事间的友情往往是脆弱的。你说的一些话尤其是一些泄愤的,逞一时口舌之快的,无意间就成为了他人的把柄。
还有呢,就是要学会尊重他人。这种尊重体现在与人交往与人交谈时,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又带有边界感,让人感觉到舒服。所以,学会倾听特别重要,特别是别人找你倾诉时或向你吐苦水时。这时最需要避免的就是说教。倾诉者往往道理都懂,ta需要的常常只是倾诉。如果此时你喋喋不休,或者好为人师,不仅缓解不了对方不好的情绪,还会让人觉得你在显示你自个的优越感,这让人感觉是不太舒服的。从心理层面而言,这样的你其实就是在满足你的表达需要,是一种心理投射,这怎么可能让对方觉得你是在帮助ta呢?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人,过度对他人好,也不管别人是否需要,这样的人就是没有边界感的,这样的好常常让对方感到无形的压力,想迫切逃离。
再来说说“变”。在不变的大原则下,要根据你所面对的个体,在人际关系中做相应的技巧调整。比如,对于特别玻璃心的人,你若作为ta的上司,要批评时就要特别注意场合和口气了;对于嘴巴不严的人,那就不能指望ta替你保守秘密了;对于低自尊的人,要多肯定和赞美;对于喜欢套你话的人,最好的回应就是不失礼貌的“嗯嗯”或微笑,不参与其话题的评论中;而对于特别能够容忍你包容你的人,或者你特别珍视的友情,你则要花心思去经营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