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周去买建材,被烦躁的不满情绪卡了一阵儿,难受了半天才把这个情绪放下。后面这些天觉着很有意思,就花了些时间去看都是些啥。
第一层,买了也不高兴,觉得自己买亏了;
第二层,不买也不高兴,觉得自己没买到合适的;
然后第三层,对自己不高兴这个事儿不高兴,觉得自己为啥这么拧巴这么不高兴…
就咋咋都难受…
看到这些个一层一层的戏路的那个瞬间,我把自己给逗笑了。从那个情绪的当下过去之后,回头看,真有种离谱的感觉。笑完回来,我觉察到,其实是自己内在的拧巴带来的这个难受。
这几条线有个共同的内核:大概方向是对自己的高要求——幻想“我总能做到最好”。
最好是个幻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更好永无止息。其实就是无论怎么样,都对自己不满意。
跟教练朋友聊起的时候,她提出了一个翻转:无论什么情况,都对自己满意。那一刻,这句直接翻转,干脆利落的话,就像一个魔法击中了我。
有一股巨大的委屈情绪一下子从心里涌出来,整个人被击中不得动弹,泪水不受控制的漫出来,喉咙到后脑整个被沉重充满,我坐在面馆里忍不住小声的呜呜呜着把这股气断断续续的呵出来。然后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了,仿佛卸下了背负许久的重担。
“假如你无论做什么都对自己满意,会怎么样?”在此之前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我从这个翻转后的视角里感受到全然的允许,和无边的爱。
那个从小被妈妈期待着要求着事事做到最好的小女孩现在长大了,她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标准,决定自己满意的程度是什么样子,而不是“一定要做到最好”让妈妈满意。
允许自己,放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