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堂
书法是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东西。简单到写字,一进学堂门就要面临的事,深奥到以书载道,即是忙活一辈子也可能忙不出个头绪来。所以我们千万别把它看得太复杂了也千万不能把它看得太简单了。古代经典的书法,尤其是汉魏晋唐,那种高峰难以逾越,所以留给后人只有学习的份,理论上不是法界但实际上已成法界。
关于笔法,自古有此说法,事实上也人人都在提,但是有的人却提得不是有些过而是过于玄,以至于一提到练字学书法就想像钟太傅想要得韦诞笔法论一样的渴盼。我们也许忘却了王献之练过十八大缸的墨,张芝写出过墨池的故事了,原因是写完十八大缸墨和写出个墨池太要时间,太要精力;一但能得到笔法,字就能写好,也不用花那么多时间,不用那么累,何乐而不为呢?其实事情往往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得笔法固然很重要的,然而做任何事情都得有前提;得笔法的前提就是你要有能得笔法的本事。这个本事不是别的,就是要扎扎实实地练完十八大缸的墨汁,或许还不够,还要练它个墨池出来。如此一来,时间少不了,刚花时间还不行,还要勤勤恳恳,真心诚意,这才是真正能够得到笔法的本事,简单地说就是要把柔软的毛笔练到钢铁般的坚韧,也叫功底。不要盼望奇迹的发生,功到自然成。
关于墨核,古人在各种书法论述中留给了后人很多宝贵的经验。经验是宝贵的,但作为后人又常常把这些经念的有些歪。一提到墨核就以浓墨调水画出那个非常明显的软绵绵的墨核来。这样做确实是不需要下多少功夫,也容易做得到,也就是一个点子,而且很容易得到表面感觉意义上的视觉效果,满以为得之矣!如果真的这么容易得到我倒认为古人是不会把它写到书论里的,小儿科的东西罢了,果真如此,书论不就成了骗人的把戏?真正意义上的的墨核效果是要下笔有力、用锋准、起笔正,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墨核而是有没有力度。墨核是要建立在有力这个基础之上的,如果失去了力度,失去了深厚的功底这一前提,即便是写出了墨核也无非是一种弥留于表面的假象,是不足称道的。墨核现象说到底它主要起检验中锋用笔的作用,因为中锋精准是笔画能否入骨的前提;墨核现象固然能增添一些笔画的丰富性,但并非目的。
笔法,刀法,用笔如用刀,笔法即刀法。搞篆刻的都知道,刀法除了冲刀就是切刀,之外别无他法,然而篆刻艺术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刀法的简陋而浅留于表面,这一方肥沃的土地反而得到了深耕;这个精灵般的生命反而一代代得到了繁衍生息。大道至简!刀法需要的不是繁多而是精度,笔法也是如此。试想如果你能使手中的毛笔下笔入纸能够像篆刻家的刻刀一样落石如耕,天磞地裂,你还需要拧管吗?一个能跑、能跳、能挑、能打的人还需要人扶吗?要扶的是走不了路的小孩,病人和垂暮之年的老人,是无能的人。有的笔法也叫招数,招数就是拐杖,就是担架,就是花架子,所谓依赖于笔法的丰富性反而证明其功不伟。不同的时期需要与其匹配的东西是对的,但不能好高鹜远,该扶的时候是自然要扶的,但“扶”只是一个过程不是目的,招数也只是过程的需要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一招致胜,是无招胜有招。整个笔法成长就是一个由简入繁又由繁入简的过程,就是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这么简单。
八面出锋,常常被谬以为是用笔可以朝各个方向发力,其实用笔达到八面出锋是一个极高的要求!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书宗魏晋,他称唐人仅得一笔他有四面,可见八面出锋不是随便就能达到的!我们还可以从其它方面来贯通理解,比如形容三国英雄赵云武艺高强就用八面威风武艺了得。这个八面威风不仅仅是针对他能打,主要是他在为救太子和二位夫人七次进出十万大军如入无人之境的出色表现,不是一对一的强大而是以一对众的能力,是一个应对四面八方与上下的能力,是全方位的。所以做到八面出锋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达到极高的用笔境界!当然能做到各个方向发力已属不易!但与八面出锋的真正概念还是相去甚远的。魏晋的点画八面出锋用的是印印泥法,钟繇的棒槌竖也是八面出锋用的是锥画沙,其它笔画都是二法交替运用。唐人在笔法的继承上完全得魏晋遗风,只是在笔画和结构上略比魏晋失去了些韵味。米芾评价唐人用笔只得一面是有失偏颇的。
中侧锋并用,纵观书法历史,善书者莫不善用中锋,而书圣书宗者又莫不善于侧锋,但他们的侧锋运用都是建立于中锋之上,也就是说离开中锋不用侧锋,是侧锋并用于中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得骨得厚且得妍(即锐),并非简单地理解为时而侧锋时而中锋,而离开中锋的侧锋是轻薄尖锐,是书法的病源。
结构,结构不是次要而是根本是前提。结构在历史书论中的地位是次于笔法的,我想其排位的依据应该源自于“形而下”和“形而上”。虽然结构相对于笔法而言是偏形而下的方向,但结构形态是基础,是根本,离开了结构形态笔法就无以依托。在学习书法的前期,相对于笔法来说,结构形态把握能力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把握好结构除了会模仿还不够,还要懂得结构的真态。真态就是事物的客观本身,一切个人的东西都是偏于主观的,经典碑帖也是如此;只有合众汇源,逆行追本才能探得客观本身及变化规律,然后又以自我的主观,或多角度变换主观位置的方式将客观真态予以表达。真态,也是有变化和有变化规律你,如人和山一样。人的真态可以随时变化,而山的真态表面上不变,但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主观位置和角度也是不变和可变的,不管如何变化,哪方变化,只有真正的了解真态及真态的变化规律,才能准确地直抒已见,这样人为所描述的真态才会显得真切动人,否则就会显得牵强附会,假象频生。
书写工具,不同的工具有其不同的局限性,毛笔有大小各有各的用处。硬笔与毛笔工具的不同,在某一范围内硬笔的优势同样存在,对于艺术品要看艺术水平不能仅仅凭借于工具。像刘惠浦,谢非墨等一批硬坛高手其书法基础是毛笔而且是水平相当高,但其硬笔的水平都在毛笔之上,原因是将毛笔用到硬笔的坚韧度至少要多下十年的功夫。当代书坛有严重歧视硬笔的现象,我看是不可取的,相反从硬笔入手提高艺术认识再转入毛笔倒是一个不错的路径。
学习书法需要一个慢长的过程,认识的提高更不是道听途说和囫囵吞枣,都要经过亲身体会和辨证分析,总之容易得到的往往是假象,功到自然成,不要过于地祈望会有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