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带孩子看了《海洋奇缘》,一如迪士尼的经典风格,美丽的画面、励志的故事还有旋律优美又耐听的歌曲,孩子看的十分投入,看完之后更是意犹未尽,深深被小主人公莫阿娜打动,她被打动更多是因为莫阿娜的勇敢,而我却是因为她在影片一开始就呐喊出来的心声:做自己。看完影片,再结合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两个小事,我对自己的育儿思路进行了反思。
1. 幼儿园老师每天都会把孩子们在幼儿园上课、参加活动的照片发布出来给家长看。这一天的照片是关于孩子们的画作,画的内容是一家三口。放眼望去大片的画作都是一派幸福美满的场面。爸爸妈妈领着小小的孩子,然后天上画着太阳,地上画着草。找到我家孩子画作后,我有点意外。说实话,第一反应是有点生气。平时她的画还是挺显眼的,因为不论在构图还是笔法上她在中班孩子里都相对成熟,但是这次她的画很反常,比例不对。
她的画是这样的,画中三个人,中间那个最胖大,旁边两个差不多大小,中间的人领着旁边的两个人(中间的人走在稍微靠前的位置),然后周围画了些爱心之类的装饰。如果中间的人是她,她为什么把自己画那么大,都比爸爸妈妈大了,如果中间的人是我,可比例还是不对,因为旁边两个人差不多大。带着这些疑问,我越看越生气,怎么连人的大小比例都搞不清楚。回到家,我找出这幅画开始跟她交流。
“宝贝,你为什么把妈妈画的那么胖啊,妈妈也没那么胖嘛”,“妈妈,中间那个胖的是我”,“可是,你怎么把你自己画的那么胖大都比爸爸妈妈大了”,“因为我画的是长大之后的我啊,那时候爸爸妈妈都老了,所以变小了,我得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走了”。听完这句话,再看看画里牵着的手和满纸的爱心,我竟不自觉的眼圈红了。孩子的解释让我无言以对。还好,我有让她把话说出来。
2. 几天后老师发的照片又引起我的注意。这天学的是数学相关的知识。让孩子把不同形状的贴纸按照一定排列规律排列起来。比如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然后再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照片下面老师的评语是大部分孩子已经掌握,可以按照一定规律排列,但还有几个孩子没有掌握需要回家继续练习。
照片里孩子们排列的大都是按老师教的那样两个形状一组的排列,很多家长纷纷点赞评论夸自家孩子聪明。这时候,我看到我家孩子的排列非常不同。因为照相的角度问题无法全部看到她排列之后的样子,但是前半部分看来是好几个完全不同形状的排列,规律无从寻找。看完后,我失落了。这孩子平时在班里不说最好也决不是落后的孩子,难道她上课的时候睡着了。
下班回到家后,我还没来得及问,孩子就开心的拿起她从幼儿园带回来的形状组合排列飞到我面前让我看。看到完整的排列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她排列的是五个不同形状一组然后按同样顺序和规律再排列的,这个难度是远远超过老师教的难度的,大多数孩子做的都是两个形状一组的排列。之前的失落变成即刻的惊喜,不可谓不开心。可是,不得不承认我再一次因为她没有跟其他小朋友完成的一样而动心了。还好这次的不一样是好的,如果是不好的,如果她真的没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掌握这个知识,我会怎么样呢?是不是要焦虑难过,气愤发怒?想到这些,我觉得自己该反省了。
希望自己的孩子跟大多数孩子一样是国内很多家长潜意识里都有的思想。这与我们自古习惯群居生活有关,扎堆、入伙、从众是大多数人的心愿,这样才有安全感。因此,经常听到有妈妈这样说,为什么我们家孩子总喜欢自己玩,不知道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为什么我家孩子只喜欢小鸟小鸡,不跟别的小姑娘似的都喜欢公主,为什么我家孩子就知道玩沙子,不跟其它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这样的为什么很多,归为一点就是为什么我家孩子跟别的孩子不一样。
我也曾经是这其中的一员,上面的两个故事就是写照,换成这种从众的语境就是为什么我家孩子画的画没有像别的小朋友那样是爸爸妈妈领着孩子,而是她长大了领着爸爸妈妈,为什么她不像其它小朋友那样两个形状一组排列,而是要五个形状一组排列。不知道别的妈妈有没有意识到,不知道别的妈妈怎么想,我现在再看自己的这些思维模式感觉很愚蠢。
难怪我们的孩子难以有创新,难怪我们的孩子缺乏想象力,难怪我们的孩子怯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主见,难怪我们的孩子很少能走向某个领域的卓越,因为我们父母就没想他们成为卓越的人,我们一直在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平庸的人,我们思想里行动上都在极力让他们趋于大众,而不是鼓励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
对于我四岁的宝贝来说,她也许还无法体会做自己的意义,但我相信她终会慢慢萌发做自己的愿望,就像莫阿娜一样。那么,父母们能做的,我想应该是尽力成全和全力支持,而不是压制、改变,还美其名曰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