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朋友,何必老调重弹!
还是让我们的歌声
汇合成欢乐的合唱吧!
......
大家相亲又相爱!
朋友们,在那天空上,
仁爱的上帝看顾我们。
亿万人民虔诚礼拜,
敬拜慈爱的上帝。
啊,越过星空寻找他,
上帝就在那天空上
《欢乐颂》中的歌词,据说是根据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改编而成。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记不清听过多少遍了,每次听来心都随之起伏、婉转、澎湃,终激动不已。加之近来看了罗曼·罗兰《贝多芬传》,更是不吐不快。
说来并不偶然,很多非常伟大的艺术家,生活中都是很悲戚的。大概只有饱含极致的痛苦,才能迸发尽致淋漓的欢乐吧!在悲苦的深渊中,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用他自己的话:用痛苦换来欢乐。《第九交响曲》就是他用痛苦浇铸而成的不朽的欢乐的丰碑。贝多芬命运多舛,贫穷、残废、孤独,他根植于痛苦,却创造欢乐回报世界!
柏辽兹评价说:“贝多芬写完《第九交响曲》后,凝视着他自己所树建的这座纪念碑的壮丽规范,他很可以对自己这样说:现在让死神来临吧,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第九交响曲》浓缩了人类的精神史。
如果觉得生活失意,那就听听《第九交响曲》吧。虽然经历忧患和踌躇,但永远向往欢乐,这是一场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如第四乐章当欢乐的主题过度到人声上时,先是低音压迫的情调,慢慢你会听到,“欢乐”抓住了生命,然后是浩浩荡荡的进行曲的节奏,男高音急促的歌声,结合沸腾的配乐,汇聚成激流,摧枯拉朽。人类张开双臂奔向欢乐,将欢乐紧紧拥入怀里。
若要励志,那就看看《贝多芬传》吧。向一个人学习,只有将他还原成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时,才能学到他的精髓。《贝多芬传》还原了一个被生活琐事困扰,甚至产生自杀想法的有血有肉的贝多芬。不是简单的化悲痛为力量,更不是浮于口号上的努力或加油。对于音乐家来说最重要的器官损坏了,他不敢表露出来,不敢让人知道他的弱点,只好选择离群索居。他没有知音,甚至连朋友都没有。贝多芬接受了现实,承受着属于他的痛苦的命运。但是,他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根基于灵魂深处的对“欢乐”的向往,创造出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艺术的巅峰!
遇到挫折,抱怨命运,人之常情,无需羞愧。彷徨、孤独、放纵也非普通人的专利。我想人性大部分是相同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能相互理解,彼此通感。但是,人性又有不同,这小部分的不同正是造就不同人生的主要原因。人性中的优秀品质是可以学习的,关键是要将这些品质融入自己的血液,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方能发挥作用,跑题了。
“痛苦与欢乐是姊妹,都是上帝的赐予。她们锻炼人类创造伟大的心魄。只有能够体味欢乐和痛苦的人,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是的甜蜜。”罗曼·罗兰如是说。我们追求欢乐,但也必须欣然接受痛苦,欢乐的代价即是痛苦!人生有了痛苦,欢乐才显得如此的珍贵、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