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共识。 一、联系生活实际,以趣激情。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将知识传授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充分理解掌握知识,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
二、问题情境。小学生认知的起点往往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经验或具体事例, 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却大多是间接呈现的, 不像“生活数学”那样来得直接。因此, 引导学生沟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把小学数学间接的知识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是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例如:在“购物”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并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又如:低年级数学情境中“我和小树一起长”、“今天我值班”情境中学习20 以内的加减法, 在“体检”情境中认识长度单位“米”等教学实例。充分利用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问题、经验进行探讨、总结和升华,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 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从而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错中设疑,创设问题情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