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家乡是苏北的一个小镇,位于长江以北,淮河以南,过去曾隶属扬州,虽地理意义上是苏北,但文化意义却属江南。这样说也是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和事实。家乡也是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河湖泊,星罗棋布,自然就有各类丰富的鱼虾螺蟹。
二、我在水乡长大,吃惯了水乡的河鲜。后来去外地求学、工作,就很难再吃到地道的家乡河鲜,常常对此耿耿于怀。河鲜佳肴众多,有醉虾、大闸蟹、溱湖八鲜、青菜豆腐烧河蚌、红烧河豚等,但我最偏爱的还是螺蛳。提到螺蛳,可能一般人都会想到广西柳州的名小吃螺蛳粉。我没有吃过螺蛳粉,不知其味,但这篇文章说的螺蛳,是一道具分量的淮扬菜,也是水乡人家的一道家常菜。
水质越好地方螺蛳质量越好,且多产白壳螺,白壳螺的特点是新鲜,壳薄、肉嫩,多长在活水溏、大湖里。水乡的人吃螺蛳很方便,特别是门口有河的,下河就能摸到。菜场里也有农家人在卖,多是老人摸来补贴家用,很早就去菜场口摆摊,一边兜卖一边剪尾壳,是菜场里最具烟火气息的一角。想吃螺蛳还得趁早去菜场,晚了就没了。买回家后,就放到清水里养着,放点油盐,好让螺蛳尽快吐泥吐籽。记忆里小时候才卖五毛钱一斤,一块两块就饱餐一顿,真是最廉价但又最美味的一道菜。
三、淮扬菜的螺蛳一般有两种做法,红烧和白烧,红烧又有爆炒放汤和不放汤的区别。现代人口味越来越重,偏爱吃大排档里里的爆炒小螺蛳,酱汁浓稠,辣味十足,的确是一道下酒好菜。小时候过夏,只要一盘螺蛳,就能吃下几碗饭,现在只要一盘螺蛳,就能在夜宵场上和三五好友下肚几瓶啤酒。除了上述外,还有另一种做法,即白烧不放酱油,煮成白汤。同样是菜油爆炒,再放入葱姜,八角,讲究的厨师还会用肥肉丁来增鲜体味,最后撒点胡椒粉,汤汁极其鲜美,在我看来,鲜就超过了溱湖八仙,美就超过了大煮干丝。家乡河流多,螺蛳质量上乘,而清明前后的螺蛳肉质又最为饱满,甚至有美味赛过鹅肉的美誉。
四、离家读书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特别在近几年,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北方能做水煮螺蛳的馆子寥寥,即便有,也因螺蛳质量稍次而降低口感。后来在一些老家驻京办的招待所里才吃到地道的这道菜,听厨子说食材多是都是用大巴运输的家乡清水河里当天拉过来的。现如今,工作离家更远,更难吃到这道菜了。思乡,总是从胃先开始的,而每当我想起这道菜,总是会想起小时在水乡的快乐时光。人在水乡长大,波光粼粼,闪烁的全是爷爷或外公家门口河流边的故事。水像一面面镜子,伸出闪烁的手捕捞着岁月的流痕。等下次回去,一定要好好吃一吃这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佳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