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现代社会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阶段、一种状态、一个词语。尼尔·波兹曼却在《童年的消逝》中表示,童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某个阶段,而是社会进程的产物”。
技术的发展与思想的进步使人们认识到儿童与成人的区别。而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童年却又在电视、广播的使用中不可避免地走向消逝。
内容概要
这本书以清晰的逻辑顺序,通过“童年的发明”和“童年的消逝”两个主题向我们阐述了童年产生、被发现和逐渐消逝的过程,展示出信息、媒介与传播技术的发展变化对社会结构带来的影响。
童年的存在状况深受信息获取方式的影响。书中讲到,最初的社会并没有儿童这一概念;随着印刷技术的普及,阅读与识字的能力将成人与儿童分别开来;但后来,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又拉低了信息获取的门槛,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可以接收信息,由此,儿童与成人的界限逐渐模糊,童年的概念难以界定,童年逐渐消逝。
电视、广播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使信息传播的表现形式集中于画面与声音,这区别于印刷时代的文字形式,大大降低了信息接收的难度。当不再学习就能理解电视内容时,人们会更加乐于观看电视,而远离文字学习与书籍阅读。
同时,电视台要想收获更多的观众,那它就要尽可能地照顾到低知识水平群体,以降低门槛的方式增加观众数量。因此,电视节目的内容往往都表现得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
消极意义
大众传媒同印刷技术一样带来了传播时代的转化,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与交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传媒的消极意义也逐渐显现,在新媒体普及的当今,信息的过度传播更加加深了消极意义的程度。大众传媒对于童年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的早熟化
大众传媒的内容通俗化使儿童不需要掌握过多知识也能观看到成人世界的内容。儿童观看到暴力、色情、政治、经济等成人世界的内容,在心理上早早地成熟,行为举止上也模仿成人。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信息的传播和网红的诞生,许多心智尚不成熟的儿童在观看网络内容后也会模仿其中的大人。快手上就曾有过许多未成年发布者,他们在自己的账号中仿照成人跳舞、化妆、早恋、直播挣钱……
成人的幼稚化
电视以视频、声音的形式传输信息,相比于书本上的文字,具有传播快速、内容易懂的特点,现在的网络媒介将这两个特点发挥得更加明显。大众沉迷于不必费神的电视、网络,习惯了被动地接收信息,就不愿再去费神地学习、阅读。这容易使人沉醉娱乐而丧失批判思维,也不利于人们培养自我控制、深度思考等能力。当成人不再具备这些应有的品质,而是沉迷电视与网络的娱乐消遣,他就容易变得幼稚、麻木、回避现实、缺乏责任意识。
环境的娱乐化
信息发布者要不断用新鲜有趣的信息来吸引观众,因此信息内容总是趋向通俗化与娱乐化。大量具有娱乐性质的内容将人们包围,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处处充满娱乐信息。
传播技术发展的初衷是带给人们传播与交流的便利,然而任何事物的影响往往不只于其初衷,还会出现意料不到的额外效果。网络给予人们学习知识的捷径,但在更多的时候,人们更愿意选择用其来娱乐。所以不仅发布者提供娱乐内容,受众也乐于收看轻松愉快的内容来进行消遣,双方的契合更加深了整体环境的娱乐化。
感悟
电子媒介的发明初期,人们看到了它们对信息传播与交流带来的便利,却也未曾想到信息的过度传播会给儿童、成人乃至所有人类带来消极的影响。“童年的消逝”代表着通俗文化的泛滥、儿童的早熟化、成人的幼稚化、环境的娱乐化……这是我们未曾预料到的弊端,却也是现代不可阻挡的潮流。
正如作者在文末所提到的阻止童年消逝的解决方案,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正在奋力阻挡童年的消逝,但是在信息过度传播的大环境下,与社会趋势作斗争需要投入非常巨大的努力。
现在,阻挡童年的消逝非常困难,但我们仍可尽力控制童年消逝的速度。在政府层面,可以继续完善电视、网络作品内容分级的规则制度;在媒体层面,媒体可以发挥其导向作用,引导大众向上向善,防止内容的过度同质化、娱乐的过度化;在受众层面,我们接触信息时可以多保持一份理性,避免自己沉溺于娱乐信息之中,在家庭中也可以适度控制儿童的触媒时间与内容,为儿童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尼尔·波兹曼在本书第一章就说到:“这是一个没有童年的时代”。技术让信息流传的同时也引发了内容无分类传播等诸多问题,但我们仍能为正在消逝的童年做一些努力,或许每个人的努力汇聚起来,就能帮助我们延缓童年消逝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