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 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大理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大理古城位于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带的迎风区,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具有如下气候特点:寒暑适中,气候温和,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坝区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1℃,最热月平均气温20.1℃,最冷月平均气温8.7℃,气温年较差平均为11.4℃,日较差达11.6~13.1℃。
大理古城位于横断山脉南端,居于苍山之下,洱海之滨,这样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大理有山有水,气候宜人,是个瞬间能够让人放松的地方,难怪有这么多人喜欢这里,把这儿当做渡假胜地,或者干脆想在这里安居下来。
晨辉中的古城
古城夜景
晚霞中的古城
大理古城的古城楼
五华楼
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经驻兵楼前。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明洪武年间,重修大理古城时,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其规模格局已远不如南诏的五华楼。
南城楼
南城楼称双鹤楼又称承恩楼。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
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
刚到南大门就能够感到浓浓的少数民族风情。 大家一定都注意到这些人穿着的特别之处:白色的衣服,多彩的装饰! 她们是白族人,大理是白族自治州,是白族人主要的聚居地。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汉语意为“白人”。此各民族对白族的他称多达60多种,有“民家”、“那马”、“勒墨”等等,居住在大理、昆明等地及湖南桑植一带的白族,汉语称为“民家”;居住在丽江、迪庆、怒江一带的白族,纳西语称之为“那马”,傈僳语称为“勒墨”;藏语称之为“勒波”,彝语称之为“娄哺”、“洛本”、“罗基颇”,贵州一带的白族有“七姓民”、“九姓族”、“罗苴”、“龙江人”、“南京人”等不同称呼。在贵州威宁一带的白族,因有七姓,被称为“七姓民”。
据文献记载,白族先民是洱海周边的土著昆明人、河蛮人与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汉人等多种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
元朝之前,部分白族先民、部分彝族先民、部分傣族先民都曾被称作“白蛮”、“乌蛮”、“上方夷”、“下方夷”、“百夷”、“僰夷”等带有“蛮”和“夷”的称呼;元朝以后,文化属性较为接近汉族的人群被确认为一个族群,并称之为“白人”。“白人”即当今白族先民最早的统一族称,明清以后称为“民家”。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1月,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确定以“白族”作为统一族称。
从明朝到1956年白族民族身份得到确立的几百年内,是白族大量汉化的过程。现代白族除了大理州外,从丘北的马者龙、昆明的西山、元江因远、楚雄南华、保山的旧寨、丽江相互之间呈不连续分布的事实也反映了这一点。历史学家马耀的观点是白族是异源同流,即白族是由一个藏缅文化主心骨的族群同化了大量不同来源的人形成的民族。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两大文明陆续传播到洱海地区。白族先民不断学习借鉴,由此具有梵、汉特色的白族文化初步形成。
白族的服饰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明清以来,白族服饰,一般说来,男子的服装各地大体相同,妇女的服饰则各地有着差异。
女子服饰各地有所不同。大理一带多用绣花布或彩色毛巾缠头,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衬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
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语,它就是:风花雪月。解释: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惠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妇女头饰更是异彩纷呈:大理一带未婚女子梳独辫且盘在花头帕外面,再缠上花丝带等,左侧垂着一束白绦穗;婚后发辫改为挽髻,盘在头顶,外包扎染或蜡染的蓝布帕,缠素色布条。凤羽、邓川、洱源的姑娘喜戴“凤凰帕”;有的地方则头包花毛巾或只将辫子盘头上,再缠一束红头绳;有的地方头饰为“一块瓦”;有的地方头上用多块头布相叠覆盖,最外面的一块布上绣白族人民喜欢的图案。再外缠多种颜色的头绳,格外美观。妇女们都喜戴玉或银手镯、坠耳环。
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均佳的麦面烤饼,是大理城乡的一种风味小吃,以喜洲白族传统粑粑最为有名。 小麦粉是喜洲粑粑的主要原料,发面相当讲究,要加适量上碱,揉透,再用精油分层,撒上葱花、花椒、食盐为咸味;加火腿、肉丁、油渣、红糖包心为甜味。做成圆形小饼后,一次6个,咸甜各半,整齐地摆在一块圆形砧板上,再用油刷在饼子朝上的一面刷上一层香油,然后放入油锅中烘烤。
大约十分钟后,一锅黄灿灿、香喷喷、又酥又脆的“破酥”出锅了。 喜洲粑粑不仅色美味香,而且价廉实惠,向来一直作为日常生活中的方便食品,倍受人们的欢迎,同时,也是外出劳动或旅游的绝好便携食品,价格为一个4元。
骑行游苍山洱海。
洱海
苍山
从苍山望向洱海
顺路经过崇圣寺三塔
路上经过的油菜花田,下来拍拍照。
在古城里逛逛,有不少漂亮的特色商店,需要给亲友送小礼的,可以在此选购。
古城内居民的悠闲生活时光
洋人街
洋人街上有不少有意思的酒吧
古城内有一个教堂,经过时恰逢一对新人在举办结婚仪式,留下来观察了一下。
教堂外面有一块黑板,上面写了一篇东东挺有意思的。
想来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带着不完美,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朋友也好,恋人也罢,或者夫妻,接纳自我的不完美,同时接纳他人,求同存异,有底线有原则,相互包容,互相尊重,互助互爱才是真正的彼此相处之道。
晚餐,点了著名的砂锅鱼,味道真是很棒的,应该是水好,鱼自然就好,再加上原汁原味的烹调,使得鱼更加好吃了。还有花也是可以入菜了,又喝了梅子酒,度数不高,酸酸甜甜,甚是喜欢。
第一次吃玫瑰做菜,炒土鸡蛋。
树皮也可以入菜,第一次尝试,味道一般,主要尝个鲜。
喜欢大理的青梅酒,酸酸甜甜的,还有青梅的特殊果味。不少饭店都在店堂里摆放着用大玻璃瓶泡制的酸梅酒,可以论杯出售,不少店家自制的青梅酒味道很不错。
在用餐时,来了两拨人打扰。先是一位老年妇女,七十多岁的样子,精神抖擞地捧着小玩艺叫卖,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够以自己的努力来赚钱生活,实属不易,支持一下。
又来了两年轻的小伙子,上来先说明他们丢了钱包,希望得到些帮助,只要两元钱。我刚吃饱饭,脑子有点反应不过来,这么年轻,感觉他们还是颇有些不好意思的,不太象是骗子。可是这么年轻就伸手乞讨,内心很难说服自己帮助他们。
先问了一下,很少人愿意给你们钱吧,他俩回答是的,刚开始向人要的钱金额比较多,希望能够买上车票回家的。但是没人能够相信,以为我们是骗子,现在一次只要一点点,希望能够凑够路费。
想了一下,如果是真骗子,如此骗钱,实在太没有效率了,非得饿死。
建议他们,实在凑不够钱的话,可以找个地方和老板说明一下困境,包吃包住的工作一段时间,领了工资再回家。
可能大多老板会拒绝,但只要有一个老板同意,你们就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有尊严地回家。这样比丢失尊严低声下气地向人乞讨好很多。
虽然遇到了难处,可是人的尊严和人格是更重要的,不要做一些,让你自己日后回想起来会看不起自己的事情。
感觉他俩人还是有点触动,之后他们匆匆离开了。
看着他俩的背影,我想起来,当时做项目时的一件事情。几个男孩子来应聘,刚工作几天就来找我借钱。一般我都会问清使用原由,并且酌情以我个人的名义借款。
记得这几个孩子被三问两问的,道出了实情:几个人出来玩,钱用完了,路费不够,回不去了。还是将钱借给了他们,借的金额超过了他们申请的,估计他们预先考虑了要多的话,怕被拒绝。
孩子们很奇怪,他们怯怯地问了我一声:你就不怕我们跑了?
我想了一下,回答道:我希望找的是长久工作的员工,你们如果只是赚路费,迟早都要走的。想想你们的家人肯定很着急了,看得出你们也已经很想回家。
孩子们听了低下了头,怯怯地又问:如果我们真的走了,你不会生气吧?
我回答:如果你们一开始就明说,也会答应你们在这里做几天赚够路费就回去的。现在招人挺方便,人手也还够,你们工作了一段时间,工资抵借款应该差得不多,如果你们真回去了,我不会生气的。
第二天,主管来告诉我他们没来上班,我知道他们是回家了。想想他们早点回到家里能让家人放心,我也更放心。
其实谁都有个难的时候,谁都有可能碰到事情,这时候看似微小的一点帮助对处于困境中的人是雪中送炭,意义重大。
大学期间献血,有了两周的假期,我联系了北京的同学去北京玩。
献血之后,感觉人有点头晕。小昏昏地上了公交车,上了火车。火车都开了几个小时后才发现钱包不见了,回想了一下,应该是上公交车付完钱,钱包没放好,就这样掉了。
到北京后,火车站到清华同学那里还有挺远的路,袋无分文怎么办?!(要是现在可以手机微信支付宝解围)
坐在对面的是一位部队转业地方的干部,听我讲了这个事情后,他直接递给我五十元钱,让我好坐车到同学那里。(有了这钱,下火车后打的到了清华找到同学)
当时,我表示了感谢,并请他留个联系的方式,事后好将钱寄还给他。可是他回答:感觉你是真的碰到难处了,这不过是个小忙,钱不多,不用还的。
真是好心人,我记下了并学习了,心里想着,以后碰到遇到难事的人,也这样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方便。
好了,此次行程结束,经昆明回上海。历时近三个月,走了新疆甘肃青海西藏云南:喀纳斯,魔鬼城,喀什,帕米尔高原,沙漠公路,轮台胡扬林,吐鲁番,乌鲁木齐,敦煌莫高窟,兰州,西宁,青海湖塔尔寺,拉萨,那木措,羊卓雍措,珠峰大本营,雅鲁藏布江,南迦巴瓦,然乌湖,梅里雪山,雨崩村,丽江,腾冲,瑞丽,缅甸,大理。。。。。。一路的美景和相遇的有缘人,有如电影画面般印在我的脑海里。
这是一次非常特别的旅行,感觉身心思想有了巨大的变化,感觉自己和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对此感到很是欣喜。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