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目前已知最早的版本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原画长528公分,高24.8公分,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开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画中约莫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这幅画作对于各种形态的几乎正确描绘性使其负有盛名。《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注 1],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
1952年,37岁的东北局文化部文物处研究员杨仁恺一直在为两件事奔忙,一件是作为长春伪皇宫文物清理小组成员调查与回收溥仪留在伪皇宫小白楼中的珍贵文物,另一件则是清点两年前由东北人民银行转至东北博物馆(现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多件文物。其实,杨仁恺在清点过程中发现的《清明上河图》不是一件,而是三件,另两件是一本摹本和一本“仇英版”。仇英版《清明上河图》为明代画家仇英临摹绘制,该画的结构大体按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景物顺序布局,但描绘的是明朝中期苏州繁荣景象。与呈现汴梁风土人情的原画相比,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卷中房屋建筑更为规整宏大,崇楼台阁、深宅大院,连商铺的门面也颇为宽敞,画中裱画店、银楼、香楼、古玩瓷器店等,正是明代新兴的行业,加之女伎歌舞弹唱、校场骑射练武等场面,一幅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风俗画跃然纸上。
杨仁恺来到清点现场,拿起一幅题签上写着“清明上河图”的残破画绢慢慢展开,那时的民间也流传着多张《清明上河图》的仿作,至于真迹,自公元1126年靖康之乱后,早已不知去向。
随着这幅画卷在杨仁恺手中一点点展开,他的惊讶程度也在一点点提升。杨仁恺此前看过很多有关《清明上河图》的历史资料和文字记载,对于画中的细节、内容早已熟稔于心,“眼前的这幅画与想象中的很多细节都一拍即合,当时我的眼睛就亮了,忍不住拍案叫绝!我那时候心里非常激动,真没想到,此生我还能看到它的原作,要知道,从‘靖康之乱’算起,到1952年,已经过去了八百多年。”
正因为如此细致的画工,在杨仁恺赶到时,先期抵达的清点人员已经将仇英版的《清明上河图》选出存放,而真迹则散落一旁,直到被杨仁恺发现。
吴晗-《金瓶梅的著作年代及其社会背景》中详细考证了王世贞、严世范与《清明上河图之间的种种传说
郑振铎
《寒花庵随笔》《消夏闲记》《缺名笔记》
哪幅《清明上河图》才是张择端的原作?
《清明上河图》在金代就已经“争相收藏”,所以历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数。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就是画卷后面杨准的跋文中提到的装裱师傅以仿本偷梁换柱。因为元代统治者的书画鉴赏能力弱于宋、金,这幅画只是放在秘书监内。后来一位装裱师傅用临摹本替换出真迹,将《清明上河图》盗出宫外。又经两人转手,落入客居北京的江西人杨准手中。杨准得画后借故还乡,重新装裱此画,并且在画后续写跋文,记载了得画的经过。由此,元代宫廷里的那位装裱师傅,至少是早期山寨版的作者之一。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图》有近两百年的时间在民间收藏,人们对这幅名作有所耳闻又难得一见,所以揣测摹仿的就更多了起来。
在雍正年间,和硕宝亲王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曾经得到过与《清明上河图》原作接近的仿品。弘历虽然写诗的水平不高,但在文物鉴赏方面造诣颇深。他觉得那幅画虽然很大气,但前后衔接并不太顺畅,而且细部动态上也有些美中不足。于是决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图》。他组织了五位画家,对画作进行了临摹创新。新的《清明上河图》画面清晰,色彩艳丽,画面结构和其中某些人物的姿态与原作相近,推测画家们事先是见过与原作相近的摹本的。这幅画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称为“清院本”。
清院本的篇幅比真本长出了近一半,人物也更多,街道也更复杂。而且由于绘制时间离现在比较近,所以色彩也比较艳丽,看着很舒服。可是,就在新的《清明上河图》绘制完成几十年后,嘉庆皇帝通过抄家获得了张择端珍本的《清明上河图》,嘉庆请来太上皇乾隆,爷儿俩一看就明白了,这才是真货。不过碍于面子,两人谁也不再提临摹本《清明上河图》的事,好在他们正在给宫廷保存历代书画编辑目录,取名《石渠宝笈》,于是就在张择端真迹画卷的开头盖上“石渠宝笈”和“宝笈三编”两个印章,算是给了真迹一个正式的名分。所以今天故宫博物院藏本的《清明上河图》又称为“石渠宝笈三编本”,被专家们认定为张择端原作。
图中所画是春天还是秋天?
从《清明上河图》卷首开始,画面中的树木枝叶稀疏,画中的人穿长袖衣服为主,只有少数劳动者、赶路的人穿短袖,或是把衣服缠在腰间。那么张择端画的到底是初春还是晚秋呢?对这个问题有三种意见。
南宋孟元老写了一本《东京梦华录》,回忆徽宗年间汴京的繁华景象。研究者多用《东京梦华录》与《清明上河图》相对照来寻找答案。多数研究者认为是与清明相联系的初春。其理由一是与清明节联系;二是说进城的轿子上插的有花,与《东京梦华录》中关于清明郊外归来“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的记载相符;三是有卖祭品的“王家纸马”店;四是一部分树木萧条为早春之态。
现在还有一部分研究者主张画中所描绘为秋景。理由一是画卷右首有驮负10篓木炭的驴子。因为当时汴京城是以烧煤为主,临近冬天才准备烤火用的木炭。《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炉会也”;二是画面上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东京梦华录》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争饮”;三是画面中气候还很炎热,街上有卖西瓜的。还有是画里面拿扇子的人多,宋朝时候的人,春夏秋冬都带扇子。这扇子不是扇风的,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见着熟人了,拿扇子遮一下脸,表明我还有事,您别打招呼。这叫“便面”。但是扇子确实也不能说明它就是秋天。
第三种看法认为画中既有春景也有秋景,是因为张择端创作的时间历经前后数年,开始画的是春天,画着画着就画到秋天去了。对这个问题要解释一下:根据气象资料,张择端创作此画的北宋末年,刚好赶上了一个气候的暖冷波动。自隋代至北宋,有一个四百余年的温暖期,当时浙江一带尚有甘蔗种植,开封也常常一冬无雪。而至北宋末年,气候又由暖转冷。所以张择端作品中的冷暖矛盾,恰恰佐证了这一段的气候变化。
宋徽宗题名《清明上河图》是什么意思?
这个谜首先涉及“清明”是什么意思。宋徽宗的题名来自《后汉书·班彪传》,“清明之世”指东汉光武帝年间。当时经过西汉末年的衰落和绿林、赤眉的战乱后,社会逐渐安定,生产恢复,各方面生机勃勃。所以宋徽宗把自己治下的汴京比作光武中兴、太平盛世,那是在自我表扬。当然,就景物描写的清明时节而言,也有一语双关的效果。
“上河”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上”是方位词。当时开封城市人口近百万,一百多万斤的口粮就靠汴河、蔡河进行漕运,把粮食从苏州等主产区运过来。所以说“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条河对于汴京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地图上汴河居北,处上位,故称上河。所以这幅画是描绘清明盛世中上河一段的景色,与上坟扫墓没有直接关系。
现存的张择端原作是否完整?
画卷后明代李东阳的跋文中提到:“图高不满尺,长二丈有奇”,还说卷首有徽宗的题字及双龙小印。现在前段已失。于是又有许多专家据此推测《清明上河图》后面还有一段,一直画到皇城以内的金明池。因为明代以来许多仿品确实一直画到金明池。那么,现存的画幅完整吗?
我认为这幅画是完整的。其一,“长二丈有奇”是指整个卷轴。前面已失的徽宗题字部分加卷后跋文,是符合这一尺寸的。其二,卷后跋文中,多有对画面内容的描述,但无一处提到金明池等宫中景色。其三就是从画面结构上进行分析。如果把画作分成三等分,就会发现它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而每一部分的中线,都有一个中心故事情节。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驴子受惊”,第二部分是“两船碰头”,第三部分是“行人被撞”。
三部分完成后,画面进入了六品以上官员才有的“乌头门”住宅区,想来一是深宅大院,人员不多,二来也容易涉及官员隐私,所以用树枝自上而下地画满,形成分界。画作展示出明显的节奏,有始有终而又意犹未尽。我认为这幅画是完整的。特别是画卷后面元代杨准的跋文,介绍画面的内容及附后的前代跋文、小诗和我们现在所见是一致的。况且杨准跋文中还一再强调这幅画并没有损毁缺失。
这幅画画的是汴京城的哪一段?
对于这个问题,喜欢较真的日本专家还真的拿当年的开封地图核对过,说是找不到画上的这一段。还有的研究者绘出平面图,把它接到汴京外城的东南角,这样又无端地为汴京城开了一个“东便门”。我认为作者是选取了开封东南的几个观察点,把几个片段剪辑在一起,然后给予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