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许多朋友微信上未点开的一个个公众号红点,我的强迫症又快要犯。过去三十年我们由物质匮乏走到了物质过剩,于是我们开始断舍离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其实精神世界一直跟随着物质世界去发展,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的精神世界经历了从计划时代到现代化的过程:过去的科技水平限制了知识的传播与融合,因此那个年代才有了全民偶像与精神领袖,精神与知识更多像计划经济那样有着中心点。
科技进步让知识无障碍地传播与融合,而知识的特性就在于它可以不断繁殖演化,且这种繁殖演化的速度之快超乎我们想象。物质的增长是线性的--一个面包只能给一个人吃,而知识的增长是非线性的--一个知识可以同时给十个人看,十个人又能将知识加工为新的知识继续传播下去,所以我们在这几年中已经经历了一轮“知识饥荒-知识充裕-知识泛滥”的过程。而如今的公众号,就是知识泛滥的产物。
微信公众号的最大传播途径就在于朋友圈,只有一篇文章让我们产生“恍然大悟"或“感同身受”时我们才会将其传播出去。我们经常会看见同一类型的文章会周期性地被刷屏,因为我们内心对被认同以及对“自己学到了知识”的渴望也是周期性的。而公众号创作的低门槛性又造成了其质量的鱼龙混杂,我们常常发现同一种意思的文章会在不同公众号中被重新装扮、翻炒,但人们转发得乐此不疲。
《西藏生死书》中有一句话:“我们这个沉迷娱乐,追求简单答案和速成效果的年代里,那种比较沉静和没有戏剧效果的修行功夫,很可能引不起注意。”我们再也不能装作自己活在一个宁静安详的年代里,装作一切变化都在缓慢而稳定地发生。
美图秀秀全球装机量已经超过11亿,简单粗暴的一键美化让人们在每次点击中都能享受到快感,而且美化的照片看起来足够完美,不没人再去考虑构图考虑一个个参数去优化照片。公众号就像滤镜,将简单的思维一键美化后就展露在我们面前,我们将它们拿来即用,转到朋友圈作为社交工具,或是收藏作为精神的囤积粮。
知识就像乐高积木,以前没那么多积木,人们用有限的积木也能拼出美好的东西。如今知识积木像洪水般涌袭而来,我们面对那么多的选择,反而拼不出任何的东西来。当知识不再稀缺的时候,关于知识的知识才是最稀缺的。我们从公众号中获取不再稀缺的知识时,我们丧失了生产知识的知识的能力。广厦万间,夜眠七尺,当我们在追求知识最大化的同时,不要忘了打理好自己的“七尺之地”。
日本把做饭叫“料理”,其实应该叫“料理XX”,意思是从一种角度去还原食材原本的味道。一方面日料追求突出食材本身的味道而让食物的味道偏淡。
后来跟朋友讨论到“临在”这一状态与日本匠人精神的关系时,我突然有了自己答案。
日本国民存在着“临在”这一强大的精神基因--在做一件事时,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都能集中在一件事上,因此他们会通过其他感觉去填补对料理的味觉。
我们常常认为吃饭吃的是味觉,因此中国的厨房会出现各种调味料。我们一方面在味觉上做加法,另一方面却不断在客户的其他对食物的感觉上做着减法:大厅放着大荧幕、满屋环绕着音乐、桌面摆着散发各种香味的花。
中国做饭看似做着加法,对于食物而言却是做着减法:客人只有嗅觉是停留在食物上的,因此食物需要更浓的口味才能唤起他们对食物的感觉。日本料理看似做着减法,对于食物而言却是做着加法:日料让客人的感官全部集中在食物上,他们对于食物的感受是全方位的。
日本的米其林料理店一般是简单的一张长桌、一位师傅、一套固定的菜式,但他们都坐落于相对静谧偏僻的位置。他们之所以为米其林,除了食材与料理技巧外,还在于为客人做了一道减法:剔除了嘈杂与其他干扰因素,让客人与食材进行一场真正的“相会”。
对食物的态度往往能反映出对生活的态度,互联网时代我们被信息的洪流裹挟着前进,我们做很多事情时自己是不在场的,我们的感官被割裂成几个部分,我们的精气神是分散的。如果体内的“神”太弱,外面的东西就会趁虚而入。
信息匮乏时代我们做的是加法--不断吸收知识来丰腴我们的精神世界,但在信息泛滥时代我们应该反过来做减法--剔除干扰我们成型的杂质,去还原我们希望成为样子。有一段“临在”状态的描述,我认为它形象地表达出了这种减法与加法--“打开水龙头,感受水龙头的温度、水流的声音,看到水往下流的形状,感觉手伸过去,水在手背上、手心里慢慢地流淌过,然后你慢慢地搓肥皂,甚至能闻到肥皂的气息,然后再清洗手指,最后感受自己在用毛巾擦手。”或许我们该从认真洗一次手开始。
有时候觉得一个人简洁,不是因为他简单,而是因为经历过复杂的东西,最后决定留下那些自己想要的,又或者说,这种简洁叫做“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