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day 10.16
7.00-8.00 醒来抓起手机,一看6点30,然而不愿意起来,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因为将近1点睡的。漫无目的刷朋友圈,想从中找到些什么,一如既往,并没有什么收获。之后刷文,刷到7点半才告诉自己,快起来,不然要迟到了。早晨的1个小时,乱刷手机,今天回顾昨天早上干啥了,大脑一点印象都没有。
8.00-9.00 通勤时间 太挤了,挤得我没法看手机。
9.10-9.30 因为同事说京东三只松鼠有满减,我就进去逛了,查看是否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加了点购物车,看了半天觉得并没有多大优惠,然后我就弃了。
9.30-10.0做数据分析。
10.20-11.20 10月份这两周过得挺浑浑噩噩的,我想写个总结,记录一下此刻的自己。然后就有了如下的文字。
11.20-12.00刷朋友圈,看一看找文。
点外卖,过程有些纠结。原本想吃肉包子加米粉,后来想到这两天感冒,不应该再吃了。后面就去找辣的,翻看了两家新店铺,看评分低于4.0,果断弃了,回顾自己以往的订单,想点个鱼,但是看了要30以上,有点贵,就忍住了。整个订餐时间花了半小时。
12.00-1.30 中午吃饭的时候,写了个微头条。
1.30-3.00 翻订阅号,点开各大号情感号的文,拉到文末看数据,整个过程持续了两小时。
3.30-5.30 拆解了6篇青云文,按照故事,观点,论证,方法这几类,每1小段1小段拆文,这两小时是我最专注的时间。
5.30-6.00 处理杂事,排版,要开白,发邮件等等琐碎的事情。
6.00-7.10 通勤时间
7.10-8.00 洗头,吹头发,熬粥。
8.00-9.00 整理石墨文档,把下午拆解的文又重新看了一遍。
9.00-10.00 喝粥,休闲,另外拆解了2篇育儿类的文
10.00-11.00也不知道自己干了啥,就浏览了几篇情感文并保存在了石墨上。
my day 10.16,算是我日常的典型。
无目的,注意力被牵引:早上总得刷1个小时的手机,一部分为了寻找热点,为工作做准备,更多的时候是无目的,想获得新知,想找素材,想看别人的成功案例,想找乐子,等等。
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临时起意做点事情。
纠结体质:吃饭点餐依然纠结,洗头依然纠结。(以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头,洗完了再干别的事情,固定化)
颓丧:作息不规律,熬夜严重,上班打不起精神….
身体和心理上都累,没有找到新的给养。没去锻炼,没有好好读一本书。
功利心:内心急于改变,想要快点看到成果…….
有很多书没看,不知道怎么入手,看完对自己有用吗?怎么用?
时间利用率不高:固态时间做的事情很杂,时间被碎片化切割的很严重。刷微信刷微博 排版等等…
通勤等碎片化时间没用好。
暗时间也多了,比如刷剧到1点,点外卖半小时,美团上找理发店半小时。(固定选项,减少时间支出)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咏哥的时间管理训练营,我依然犯了很多错误。
最近两个月我是有些焦虑了。以致于以前没犯的错,现在也犯了。
想法太多:我现在在做三个头条号,有3+以上头条训练营的课程还没有消化。我没有明确重点,哪个阶段该在哪个号上发力,该集中在哪块发力,这些我没规划好。结果就是很乱,我什么都想要,但每个只能兼顾一点。但是在3个浏览器切换这三个号,去更新内容,大脑就转了好几个领域。
我还爱翻群聊,觉得合适的素材就收藏,改编,然后放到对应的号上。导致我时间严重被碎片化切割,而且还没出什么成果。
方法低效:说拆文也没拆几篇,一篇文写一周,不知道就怎么拖延了。
我得去鲸打卡里看看别人怎么做的。
难以专注: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比方说我在群里看到了GQ的一篇文,里面显示网易的大号都转了,然后我就去他们号里找,看了几眼没发现有,然后又顺手点开了其他文章,翻了两篇,10分钟就过去了。10W+分享群里,弹出来消息,说韦博英语跑路了。我和韦博英语有些渊源,又吸引点进去了。
究其原因是我总是需要参考答案,总是在观望别人再做什么,怕错过热点,怕自己没追上,怕落下。
橙子学院有一个深潜计划,这个月还有10来天,我先复习巩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