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光速往前发展的时代,旋转的物欲和蓬勃的生机,把城市变成地下迷宫般错综复杂,但也推动着社会病态地前进,把自然作为祭品,白白牺牲给了社会。
《中国在梁庄》是归乡者对故乡的再次进入,重回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上亲人们的精神与灵魂。政治书中说从部分是整体的体现,我们可以从城市看中国的现代化,同样,也可以从乡村看到中国的落后与腐败。于是乡村就成为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追求的负面,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可是中国并不是只有北京天安门、王府井,上海陆家嘴,不是只有五星级大酒店,也不只有高级白领写字楼,更多的是贫苦的乡村,那些被人们避而远之,被人们掩盖的清冷和惨败、朽坏的门扉、家徒四壁的窘迫。社会的丑陋在于从来没有正视过这一点——这些正是社会造成的。
像梁庄这样的小村庄,在中国,有千千万万个,而真正的大城市,却只有北上广,站在食物链顶端,握有大多数财富的只有寥寥数人。当所有人将目光聚集在城市中央,在沾沾自喜,想着“中国变强大了,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却忽视了在那光芒下卑微而又渺小的乡村,那些金字塔底端的农民。由此可见,中国的贫富差距确实是大。当城里人挥洒金钱,去乡村度假旅游时,乡村却在努力靠近城市。可是这早已留下的差距如同一道天堑横在中间,他们早已输在起跑线上,城市,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进入。于是,他们拼了命地创造财富,挖土挖沙,乱砍滥伐,排放污水,牺牲了自然,带来的却是灾难和失去淳朴的乡村。那些清澈温和的溪流没了,留下的是吃人的怪物。死神挥舞着镰刀从湍急的水流中带走一个又一个生命,曾经美好的回忆也只能停留在过去了。
留守的儿童,离乡的青年,无助的老人,梁庄中便有许多例子,中国更是多的数不胜数。在乡村中,青年们去外地打工,即使做着最底层的工作,处在最差的环境中,付出百倍的努力,忍受着亲情的疏离,却只能拿着微薄的薪水。而村中只留了孩子和老人,孩子们不听话,老人却无能为力,想管却是力不从心,他们能管的,便只有一日三餐了。如同书中王家少年,平日里温和上进,可在他沉默不语的同时,他也残忍至极。父母的缺失,爱的缺失,生活的寂寞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的影响有多大,没有人仔细想过。王家少年的是,村民们都将其归于道德的败坏。可在我看过的关于犯罪的书中,不管是《心理罪》还是《十宗罪》对罪犯的画像往往会定位成童年缺失,父母离异,单亲家庭中成长。可见,在离开父母的环境下孤独成长的农村儿童确实更容易犯罪。国家着力于拉动农村经济,却忽视了他们的的心理需求。有人说,农村人的想法很现实,最重要的就是钱的问题。而在钱的争执过程中,疼痛、伤心、亲情都变为可以讨价还价的东西,一切都似乎冰冷、无情与残酷,似乎他们把钱看的比人重。可是谁又知道他们那隐忍在心中的痛苦,那为了支撑家庭的艰辛。
近年来,国家的许多政策都拉动着农村经济的增长,补贴,医保等政策的实施,都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可是,大家只看到了经济的增长,却看不到文化素质的缺失,就像梁庄,少年并不向学,甚至家长也觉得上学无望,反倒觉得早点出去打工是好的。可我却觉得,如今的社会,若是只想着靠廉价的劳动力去致富,这样也只能让他们不断重复上一代的悲剧。为何搞迷信活动的大多都是农村人,在我看来,这大概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生活空虚,精神世界空虚。便只能将这一切寄托给信教,我以为新农村的建设,最重要的还是教育,学习氛围的营造,这虽然“道阻且长”,却有值得坚持的理由。
就像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一群人同时训练,结果跑最快的反而要受罚。因为他忽略了整体,不考虑他人,弱者才更能代表整体的水平。我们看待中国,更应该先看到的是乡村,只有当落后的乡村也拥有了小康,中国才算实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