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讲我们继续来分享“人际关系”的话题。
一个人的成功,15%靠能力,85%靠人际关系。
在哈佛大学的案例当中,用76年的时间,给我们分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赢家的十项标准。
我们除了要有经济的收入基础,重要的是身心的健康以及人际的关系。
温暖亲密的关系是美好生活最重要的开场。
情感靠的是强连接,也就是夫妻关系、父母关系、亲子关系。
今天要来分享另外一个连接——弱连接或弱关系。
它是我们信息的来源。
强连接和弱连接构成了我们人际关系的两大部分。
我们还是用数据和研究说话:
斯坦福的一个教授,曾经在70年代专门研究了波士顿郊区的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和经理人员是怎么找到工作的?
并把这项研究结果作为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
他找了282个人,从中选取100个人做面对面的访问,发现其中通过正式渠道申请,比如:看广告、投简历,拿到工作不到一半;100人当中有54个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
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当宅男们绞尽脑汁纠结于简历这么写好,还是那么写好的时候,一半以上的工作已经被那些有关系的人拿走了。
来自“果壳网社会学吧”提交的这个文章谈到了这里面真正有意思的,不是靠关系,而是靠什么样的关系。
斯坦福的这位教授的研究发现,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联系,而是弱联系。
这个现象很好解释。
整天跟我们混在一起的一帮人,我们很可能干的事是一样的,想法也类似。
如果我不知道这样的工作机会,他们又怎么知道呢。
只有弱联系才有可能告诉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后来这个教授把这样的理论推广成为一篇叫作《弱联系的强度》的论文。
这篇文章有可能是历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社会学论文,大概超过了2万多次。
这个研究的数据非常简陋,思想非常简单,但是影响确是非常深远的。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连接。
今天世界上为什么Facebook马克会这么成功,中国的微信张小龙为什么这么成功?
就是因为他们俩创造了能够连接我们弱连接的强大工具。
因为强连接,通过电话、邮件、见面,我们经常会在一起,但是弱连接却是很难。
互联网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它把我们的人际关系从强连接扩展到了弱连接。
无论我们身在天南海北,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联系在一起。
我也是大量的利用了朋友圈来进行人际关系的经营。
本质上来讲,易效能创造了一个圈子,这个圈子就是有强大的弱连接的效应。
易效能的学员上了两天的课程,为了支持大家能够更好的践行,我们运用了弱连接的理论,让更多人去践行90天,让大家在一起。
大家如果读过我的书《善用时间》,我也是运用的这样的一个法则,让大家自己读书,同时找身边的8个人,在一起,践行90天。
这些人,或许你是通过微博通过微信去招募的,你如果能够理解易效能的思维,那么你找的人一定是和你不太熟悉的人。
来到线下课,你会非常容易找到8个人。
如果你只学习了线上课,或是只听了喜马拉雅上我们的课程就不太容易了。
当然,你可以透过发布朋友圈,让大家一起来学习时间管理。
你这么做对叶老师有很大的帮助,也非常感谢你,不过对你的帮助可能更大,甚至会影响你的一生。
实践表明,在易效能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面,如果能够践行好90天的同学,那他的收益是非常大的。
弱连接效应在我身上产生巨大的作用。
大家还记得吗?我在2年多前的2013年的9月21日,分享了环球旅行的计划。
透过朋友圈,透过微信群,认识了现在跟我一起组织环球旅行计划的伙伴。
后来我在进行环球旅行计划的过程中,我也认识了走过100个国家的台湾导游。
这位导游让我的环球旅行变得越来越容易。
大家也记得我分享关于跑步,通过在朋友圈分享我自己的跑步,我的一位学员告诉我要怎么跑,并通过他连接到了简爱跑步法的吴栋老师。
其实易效能从发展的初期走到今天,我们也是这么做的。
早期,我的课程是在地下室,给无数的女生讲iPad、iPhone,后来我在公司的客户当中去分享时间管理,再之后许许多多的学员帮助我举办了收费课程。
我的课程又被许许多多的学员扩展到了华南地区、西南地区,进而影响到了全中国。
我们在喜马拉雅上举办的100讲时间管理课程以及十堂课收费课程,都是通过我身边的弱连接告诉我信息。
我觉得这个信息真的很重要,所以我就开始了。
与此同时在喜马拉雅课程过程中,我的声音的训练,也是很多很多朋友告诉我。
所以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所有的相遇都是有价值的,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感谢大家收听我们在喜马拉雅上的时间管理课程,非常感谢大家的鼓励、评论与分享。
我们的互动让彼此的生命更精彩。
今天这一讲我们分享的话题就是:弱连接其实更重要。
情感靠的是强连接,信息靠的是弱连接,这两者合在一起构成我们人际关系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