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带着女儿来到了她爸爸的上学的A市,孩子之前和我一直生活在我娘家,因为女儿到了上学的年纪,我和孩子爸爸经过再三商量,回A市上学。爷爷奶奶住在A市的一个县城里,考虑很多实际问题,老人们想把孩子带回县城里,让我在A市安心上班,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正在纠结孩子要不要让老人带回老家时,看到了尹建莉老师的文章关于"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很受启发。希望跟我有同样焦虑的宝妈们,看到文章有所方向。"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认为,"儿童出生数月后,开始热爱和信赖经常照看自己的那一两个人,把他们看成是自身安全的可靠保障。即使年仅半岁的婴儿,也会因为照顾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突然离去,而丧失对人对物的兴趣,不开笑脸不思饮食精神上收到严重的压抑……儿童长大成人后,毕生处事乐观还是悲观,待人热情还是冷漠,为人多信还是多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出生后头两年中主要负责照看他们的人的态度。"
2007年,《北京青年报》有这样一件事,一个叫陈宇的上海男孩子,从大学退学,离家出走,五年杳无音信。父母多次未出寻求未果,至今仍不知其所在。陈宇的父母都是高知识分子,直到五岁才接到身边。可以想象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离开父母就非正常操作。他的真正抚养人是姑姑,在五岁这个已经形成较稳定感情的年龄,被迫和姑姑分开,投入一个新的陌生环境。
父母只是按自己的需要调遣孩子,他们可曾考虑到这不是一株植物或一个小动物,而是个具有丰富思想感情的人。
从报道里的字里行间看出,父母在后来和陈宇相处中,缺少亲情交流,缺少沟通上的和谐,孩子和父母间有严重隔阂-很多由他人长期抚养的孩子,在回到父母身边后,都会表现出和父母相处的不和谐。陈宇坚决地离开自己的家,宁可让自己成为"孤儿",由此可推测他内心多年的痛苦。
多年来,"陈宇式"的抚养方式并未引起广泛式的质疑。把孩子委托给一个可靠的人,自己专心投入工作,这种"生"和"养"的分离不但没有收到批评,反而成为一些人,特别是工作上取得成就的人得到赞美的事迹与证明。
每当成人利益与儿童利益发生冲突时,成人总是选择的主动者,是强势一方,孩子总是选择被动方,是弱势方,所以做出牺牲和让步的总是孩子。
一个小小的孩子喊你爸爸妈妈,而不是一句轻飘飘答应一句的事,那需要你在时间、精力和心思上付出很多。既然决定要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用心,把和孩子相处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来认真对待。
上帝造人,让人天然地爱自己的孩子,就是为了使父母能够用心地养育自己的孩子。"工作忙"等任何原因,都不应该成为你对孩子不用心的理由。有实际困难,应该由家长克服,不要让孩子来扛。
如果家长能领悟到儿童成长中的每一天,每一种境遇的重要,知道这些境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又带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办法自然而然就有了。
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总有借口。
当代著名女作家池莉说:"我发现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改变。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而不愿意花精力和心思。实际上是家长变得糊涂了,自私了,盲目了,愚蠢了,懒惰了。"她的话说得比较尖锐,也一针见血。
我们努力工作原本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最后却在"祖国的未来"-儿童的教育上出了麻烦,于家于国,这样干"事业"意义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