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学员扶余094郭晓东,今有幸参加了19年的暑期提升,说实话,感慨颇多!虽本身是美术教师的我,平时很喜欢阅读,家里的书架也是摆满了各类书籍,闲下来就会读上几句,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年轻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诸葛亮也说过“非瞻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见,读书有多重要!然尔参加了学习后,使我得到最重要的信息是 如何读书,读什么样的书?如何更好的读书?身为教师如何带领并引导学生也产生读书的兴趣?乃至幼儿时期,少儿时期的孩子怎样能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最后终身受益?使我觉得这些远比我自己读书要重要的多!我家也有一个三岁小宝宝,我想,参加了3周的时老师的分享后,我很愉悦,不仅是老师的分享所带来的感悟,更是读书的氛围,包括读书的语境和语气都给了我很美好的感受!从自我做起,才真正使我认识到了读书的精髓所在!
今又听了毕英春老师的《阅读赋能人生》真是有更大的收获!其中《英子的故事》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带着问题去读—然后转变角色—之后再出示问题—体会问题—请你来讲读同样的故事!《四块糖的故事》里列宁的多次自言自语,“多好的灰雀啊__________,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答案在文中,抓对话!就是抓对话!孩子自然可以找到答案!一组教材如何引导,一组教材怎样备课,都是要注入感情的!
老师的“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只有明确目标!方法得当!才会有明显的教学效果!“你把学生带到哪里去了”才是评价一个课堂教学的重要尺度!大量的阅读基础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爱读书的孩子是不会变坏的!读书可以让人生变得幸福!
梳理了一下老师最青睐的教学手段还是主题单元教学部分,老师主张的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单元课文,找出学习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学案。引导学生摸索出学习方法!然后在略读课文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交流。在毕老师的课上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吃透教材的重要性,只能有自己把教材吃透,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而且当老师一定要博学。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现在的学生随着阅读量的增长,知识面越来越广,情感也越来越多元化,作为老师要想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魅力一定要像毕英春老师那样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孩子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在任何年代,阅读都很重要。尤其在知识付费的今天,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