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赶着上早课,当然,每一周都是如此,只是很多时候,老师上课的世界是一个世界,学生在另一个世界,只有点名的时候,低头的人们,才会翻阅那一本崭新的书,并企图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花上几条符号,然后重重地关上(可能是很多时候双非学校的痛点吧,确实是每一个人都不如985211的同学努力,平均来看)
今天老师点名,侥幸地思考,思考着我如果被抽到会如何回答。当然,找到大概的答案是每一个人都会的,只是老师不断频繁地提问,你自己如何理解,每一个人只是牛头不对马嘴的疯狂找寻着支离破碎的点,回应着老师,并企图拿起书本回避压力。
生活中总是有着这些时刻,我们回答不了生活的问题,我们在逃避,甚至我们没有听到问题,我们就急于给出自己的答案,或许就是如此,现实的回应才会如此的猛烈。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成为了一种奢侈,就像一段短视频和听音频的二倍速一样,存在即合理,对于使用说明书,更是不屑一顾。认知,有着周期,循环往复。
最近,吸收了很多,也往往不知道该说啥,因为,这就像一个钥匙,一个骨架,有血有肉,也要不断地找到例子去填充,当然,精简压缩这一步还没有搞好。冗余带来更好的理解,但是存在噪音的理解下,会有歧义。(信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