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月恒
做学生,还算是很自由的——没有现实生活的巨大压力,树立理想,学好本领,也算对得起光阴,但现实似乎没有这么理想。
谈到“学”,可能会想到一个词“学以致用”。特别是在当下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知识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时代,知识能找到应用的领域,实用主义有存在的土壤。
例如,提到上大学,别人可能自然地问及所学专业为何,顺着想下去,学的专业可能会影响以后就业的领域,进而是进入何种单位,然后可能是未来薪酬待遇、发展空间……
这样也很正常,我们倾向于确定的、可感知的、可解释的事物,毕竟在人才市场供求一侧还不确定的情况下,会想到市场需求端的普遍情况,看看同行们都去到了哪些单位,发展得怎么样,这样能传递出关于我们未来的信息,以此来扩大我们的认知范围,让心里觉得踏实一些。
但是,在学习期间,如果实用主义的想法运用过度的话,会让每一种行为带有很强的目的性。选课的时候会多方打听,选择给分高、难度不算大的;做志愿活动,先问问有多少志愿时长,少了可能就不去;考试前的最后一课,全神贯注渴望着关键信息;有加分项目的比赛积极参加;选修课修够学分了便不再选其他课……也就是说,对未来的找工作、升学等直接相关的,能让简历看上去更漂亮的,就会积极参加。
这样的逻辑可能是:有现有的既定规章制度,有已经“铺好”的道路,不妨就去做,其他的行为可能显得没效率,“性价比”不高,看起来不太“聪明”。而上一段中的现象或许是在既定框架下最省时间、最省力气又最能达到目的的做法了。
但,有个关键问题是,规章制度本身就是最终目的了吗?我想规则至少有两方面作用,一是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引导大家向着教育目标前行,二是还能起到定量化评价的作用。定量评价是现实作用,而价值导向可能才是颇具深意的了。
从价值导向角度想想,选修课拓展知识半径,竞赛实践锻炼创新的潜质,志愿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考试高绩点为了学的扎实……
要是怀揣着这样的高标准,再加上自律的习惯、坚定的意志,结果可能是,不仅达到了上述的目的甚至超额完成(超出标准的志愿时长、GPA、选修课学分……),更是真正体会到了一路走来的喜悦。
现在,回到学习和应用上的讨论来,知识当然是需要一定程度上回归到应用中,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服务社会,奉献价值。
问题是从知识到应用是有一段时间的,或长或短,取决于不同的领域。比如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工程学科,产生了一个发明专利便有可能很快推广。有些自然科学的发现和应用可能相隔较长时间。比如,为了找到深部的隐伏矿体或石油,就依赖于地质理论作为指导,而地质理论的建立又需要花费长时间的时间和心血。
而作为学生阶段,不妨再耐心一些,让知识在头脑里自由地、各向异地生长,聚焦一些“无用之学”上,可能看起来有些天真、有些不聪明的样子,但这个过程,就仿佛在心灵的土壤下播撒下各式各样的种子,指不定哪天就会枝繁叶茂。有时候创新是在多方向探索中不经意发现的,失败也并不可怕,只是告诉我们这条路可能行不通。但谁也不知道真正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不是吗?或许就藏在当下的探索里。
那么,在注重结果时,也别忘忽略了过程,“无用之学”并非无用。因为这或许是旅途中最绚烂的风景,更因为我们是当代中国青年,未来到底是怎样,将由我们在锲而不舍的探索里去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