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跟我探讨,什么是“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清者浊之源”,通过莲花,我们也许可以很好地理解。莲花生长于污泥浊水,但它开出来的花却异常得干净、美丽,甚至没有沾染到一丝污浊之气。这一点,就像我们读到的“和其光、同其尘”一样,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被周边的事物同化甚至跟着同流合污,而是以一种看似无为实则有为的姿态去适应环境。
就像战争年代的地下党一样,他们虽然深入敌人的阵营,却非常清楚自己心中的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在和敌人周旋的时候,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觉得“和其光、同其尘”就是敌人做坏事,自己也跟着去做坏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所以,在欲望面前,我们一定要学会克制。跟随欲望走的人,其结果也就是同流合污、变成一样的污泥浊水。这个世界都是阴阳两面的,我们要弄清楚自己的目标,不能颠倒了是非黑白,要记住,虽然生活在不干不净的世界,但一定要做个干净的人。
而“动者静之基”,是完全符合现代物理学对于相对运动的理解的。万物皆在运动,相互观照。所谓的静止,不过是相互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同步,从而出现了“静”。不是动自静而来,而是静由动而生。道家思想是处处与宇宙规律相符的,所以非动而不能其静,所成的静不过是动中的一种相对状态。
拿我们的心念来说,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些外境,在心里也会生出一种与之对应的心念,心念会对不同的外境生出不同的感受。像魔术师,幻化出一些空无的东西,让我们以为是真。所谓造作妄想,以心生心,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一直处于心念的相续运动之中,造成迷离颠倒。
所以《清静经》说,“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与佛家的止观、断灭不同,道家讲的是遣欲,一方面不进行遏制,另一方面也不撒手不管,找到一个最优的平衡点,在这个点上,如能守住,则万物自化。人心要是能做到清静无为,回归道的本源,到至虚、至空、至静、至无、至清,方能无中生有,达到“大有之,至大成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