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在听三国类书籍,今天听到曹操袁绍官渡之战,这一战的具体过程,不论是《三国演义》与其他书籍中都有提及,就不再复述,其中关于曹操为什么能以弱胜强,也有很多论述,最著名的便是十胜十败论,当时我看到这里时,便是热血上头,想必如果曹操看到也会如此,才会坚定与袁绍战场对决
在之前一本书中,便讲过曹操之所以去取,一个原因便是亲力亲为,今天听这本书时,也提到这一点
虽然在大势之上,袁绍占据优势,同时他的策略也没有问题,但是在手下的素质上,差距很明显。自己的两员大将,出场便挂掉。而曹操这边,并不缺乏独当一面的将领,甚至将刘备与另一员袁绍的将领打的落荒而逃,让袁绍正面牵制,侧面包抄的战略歧途落空
至于亲力亲为,则表现在袁绍都是在大帐中发号施令,而曹操则是亲率大军,火烧乌巢。乌巢的战斗并没有想象的如一句话般简单,可以说是生死存亡,曹操坚持到最后一刻都没有放弃,而袁绍大营中却还在勾心斗角,互相倾轧
对于袁绍为什么不亲征,可能是因为优势明显,觉得没有必要,也可能是性格使然,不过考虑到袁绍不久便死去,可能也有隐疾在身,如果如此,那么可以解释为什么袁绍手下为什么派系分明,曹操在晚年之时,大臣也因为曹丕与曹植分成两派。考虑到袁绍如此急切的做动作,是不是也因为身体出现问题?
如果袁本初不是过早死亡,曹操平定冀州会更加艰难,这可能也是为什么要坑杀袁绍降卒,当然,没粮食才是主要原因